一个“教育世家”的从教之路

董晓光

1979年我高中毕业,那时候年轻,血气方刚,心想既然上不了大学,当工人建设祖国同样很光荣。所以当父亲问我有什么打算时,我不假思索地说:“当工人!”“考虑考虑当老师吧。”父亲说。“臭老九?工资少,地位低,不受人待见,还是当工人好。”当时“文革”已经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民教师已正名,但积重难返,余毒尚存。“两袖清风、两手空空”的教师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三低”。对此有切身感受的父亲听我这样说,默默地看着我,半晌什么也没说……

我的父亲董庶民,是1952年毕业于河北滦师的高才生。“文革”期间,父亲顶着“臭老九”的名声,挣着二三十块的工资,养活一家四口,精神的压力和物质的贫乏,让父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沉默寡言。母亲曾多次劝说父亲改行,但父亲不为所动,他说:“到什么时候人都需要知识,古人尚知勤奋好学,何况新中国呢?放心,这样的情况一定会改变。”父亲所言“这样的情况”是指“文革”时对知识的践踏和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深深理解父亲的母亲不再多说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做农工补贴家用。生活如此不易,父亲在面对学生时却有说有笑,他总是抓紧有限的授课时间眉飞色舞地讲解。我当时甚至都有点嫉妒他的学生,因为他们不但从父亲那里学到知识,还能看见他的笑容。1979年,父亲调往原柏各庄农垦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每天上下班骑着他那辆不知什么年月买的老古董自行车,日行40公里,风雨无阻。车子坏了修,修了坏,还要驮着打气筒,否则一旦爆胎,漫漫长路就得用双脚丈量了。父亲在临近退休时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这是对他工作成绩的认可和精神的慰藉。

如今思来,父亲之所以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初心不改,是缘于他对国家、对教育的无比热爱,爱得纯粹而炽烈,远远超越他自己。或许是父亲的敬业精神感染了我,也或许是年岁渐长对父亲多了一份理解和敬重,1982年,原唐海县成立之年,在我如愿以偿当了几年工人之后,最终还是走上了教师之路。

我清楚地记得那年夏天的黄昏,天气闷热,父亲招呼我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纳凉“闲”聊。可能是心有余悸吧,七绕八绕后父亲才引出了正题:“晓光啊,有这么个事跟你说说,今天学校郑校长找到我,说学校缺老师,这不马上就开课了吗,寻思着你高中毕业,有文化……”“成!我去!”父亲先是一愣,继而一笑:“这次怎么这么爽快?”“改革开放了,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所有人都像当年的我那样想,谁来担负培育科技人才的重任?改革,说到底就是人才的改革。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听我这样说,我立马觉得父亲神清气爽起来,沧桑的脸顿时灿烂了。80年代初,“文革”时“轻师”后遗症尚存,老师的地位依然低下,真正让我决心从教的,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是父亲对教育的挚爱情怀。

从此,漫漫教学路,我一走就是近40年。最初在十农场场部小学任班主任,教语数双科。学校老师们无须扬鞭自奋蹄,比着赛着教,一时间十农场教育水平全县闻名。虽然如此,乡亲们提起老师来,仍会戏谑“臭老九”,工资也不高,最初几年里我曾利用节假日做过零工,我的妻子也长年坚持工作,连产假都舍不得多休。后来我调至孙家坨分校任主任,主抓全面工作。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正式打响,教师地位有所提升,学校师范毕业的教师渐渐多了起来,教师队伍渐渐走上高学历、专业化的正轨。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2004年孙家坨分校并入场小,在原校址上建立十农场中心幼儿园,由我任园长。2005年原唐海县委县政府对学校进行危房改造,场部小学选新址兴建教学楼。2006年新楼竣工,我又调至迁入新校址的十农场场部小学任校长。

几经调动,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自2006年任校长以来,一进新的教学楼,顿觉高大、宽敞、亮堂,每间教室都有11盏荧光灯、4台吊扇。更重要的是通了暖气,从此告别了冬天孩子们拎着柴火到学校生炉子的历史,不再担心教室里搞得乌烟瘴气、大家有煤气中毒的危险,不再担心哪个顽童一个不留神一屁股坐在炉盖上。更先进的是,以前不知电脑为何物,但是短短几年内一所农村小学竟然实现了班班多媒体,还建有微机室,学生从三年级开设微机课。县政府对教育如此支持,投入力度如此之大,让基层教育工作走向崭新的春天。身为校长,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校园主体建筑虽然建成,但四周散布建筑垃圾,操场杂草丛生,文化建设要进行……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得抓紧落实,不但要做到,而且要做好。我和老师们一起清除垃圾,种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操场初步铺上了渣子,楼前打“丁”字形小道,两侧全铺上方砖,楼内文化建设三层楼分别设计三个主题,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无声教育,规范教学秩序,完善档案,加强常规管理……又添置了速印机,印文件、印试卷立等可取,以前刻卷子用的蜡纸和手推式印刷工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古董。在上级的支持下,经过师生共同努力,短短几个月时间,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的、漂亮整洁充溢书香的校园建成了。在接下来的省督导评估中我校获得一致好评。那段时间,身虽辛苦但心里甜,有什么能比为家乡的教育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更让人欣慰呢?我们把这种工作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学校连续11年被评为先进学校,我本人也连续10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十多年过去了,现如今,渣子操场已换成了塑胶跑道,中间铺着如茵的绿草,远远望去,是那么的生机盎然……

记得2003年我女儿要参加中考,像当年她爷爷问我一样,我问她有什么打算。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报师范!”我也先是一愣继而一笑,早已准备好的一套思想教育工作说辞,面对她干脆利落的回答竟完全用不上。我问她:“你为啥想当老师?”她眨了眨眼,说:“我爷爷当老师,您当老师,我自然也要当老师喽。您看,郑庄子小学搬进了新楼,场部小学也会搬进新楼,我看十农场,将来最气派的建筑恐怕就是学校了吧。当老师多光荣,还能住高楼。”她明亮的眼睛里满是憧憬。在她看来,办学条件越来越好,老师也受人尊敬,当老师自然是不错的选择。2006年,如她所言,场部小学果真搬进了新楼,她也师范毕业,如愿以偿考入幼儿园,成为一名光荣的幼教老师。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最具有说服力,更能让年轻人立志从教。

身为教师的女儿经常和我进行教学研讨:“你的教育观念已经落伍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改革在前行,教育也在与时俱进,一方面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需求和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未来,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这是女儿在批评我的教学方法,一开口就鸿篇大论,滔滔不绝。年轻人的教育理念总是紧扣时代节拍,他们与时俱进,勇于挑战,充满活力。女儿参加一切可以参加的教育培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利用多种先进教学手段,不断尝试各种新教法,努力创新。我听过她的一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出神入化,视频、图画、文字、音乐、投影十八般武艺轮番上演。那群乳臭未干、话都说不利索的孩子让闺女摆弄活了,一个个敢说敢做敢唱敢跳,全都成了“小人精”。我也曾无数次听过我校年轻老师的课,以生为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悄悄在课堂上开花结果。国家提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此话不假,看来是抓啥有啥。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每当我看着闺女振振有词、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虽然对我进行了否定,但我内心却颇以为傲。是啊,多少年以前自己当教师时可不就是闺女口中的“四个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法么?时代在进步,女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素质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为教师之家,我们的家庭生活与教育是分不开的,茶余饭后畅谈教育是我家永恒不变的主题。老中青三代教师在教育思想上有传承,更有发展,秉持最先进教育理念的女儿,似乎永远占上风。女儿热爱幼儿教育,工作认真努力,她被评为市级幼儿教学骨干,继而被调任副园长,这是对她取得成绩的认可。

女儿的从教路从一开始就走得很坚定,“臭老九”那段历史在她看来似乎海外奇谈。是啊,从她当老师那天起,看到的是教师待遇的逐年提升,是年轻人争先恐后报考老师的热潮,听到的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羡慕和夸奖。闺女已彻底告别了自行车时代,近则电动车,远则小汽车,骑自行车已成为休闲运动项目。在她的教师记忆里没有穷酸和屈辱,只有骄傲和自豪。窥一斑而知全豹,改革开放的红利惠及广大教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我们的国家正在践行这一教育宗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早已杜绝,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相应有所提高,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教育。这是教师之福,更是孩子之福,社会之福,国家之福。

我家三代为师,从1952年至今,时间跨度已达66年,算是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一路走来,有艰难困苦,更有收获和喜悦。2012年,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开展“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评选活动,经过层层筛选,我家终于获此殊荣。当闺女抱回那块写有“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泛着金光的牌匾时,老父亲久久端详着、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无语凝噎……我把牌匾端端正正地挂在父亲书桌上方的正墙上,每每看到它,内心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董晓光,1962年生,大专学历。1982年参加教育工作,曾工作于十农场场部小学、幼儿园,2011年任职于十农场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