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曹妃甸一中

高永利

走进曹妃甸一中的校史馆,面对那一张张老旧的照片,仿佛让人看到学校建校之初的场景:

一中建校之初,教室里没有一张课桌和一把椅子。教室里两边铺着稻草,稻草上面是炕席,学生们听讲时便席地而坐。两边靠墙的地方堆着铺盖卷,因为这教室同时又是学生的宿舍。铺盖搁不下,每人只能占半个褥子的地方,那铺盖你压着我的,我压着你的,全都卷在一起。要想把铺盖卷起,必须从某一边的同学一起卷才行。

可能是受大跃进运动的裹挟,学校无论在规模和人员素质上都很落后,物资条件的严重不足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师资的匮乏,几乎大部分教师都是刚刚中师毕业,年纪和学生们相仿,也谈不上具有教学经验。据说,有些外语教师仅仅上了3个月的培训班,其发音还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

1960年正是挨饿的年头,许多学生之所以来上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有粮食定量,不至于挨饿。当时每人每月定量31斤,早晚一个玉米面窝头,一碗玉米面粥,中午4两大米饭,食油和蔬菜少得可怜,学生们正是长个儿的时候,吃得多,所以大家每天都处于半饥饿状态。有时实在饿了,大家就去伙房喝几口煮米饭的米汤。

或许是农场办学校的特点,或许是缺乏经费,学校的一大特色就是经常劳动,或叫勤工俭学。春夏季节拔草,秋天割稻子,农场的农活都少不了学生参与。一学期下来很少把课本讲完,也没正式的期中、期末考试。1961年春季,限于办学条件,学校容纳不了原有数量学生,开始压缩规模,好些学生被劝退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学校压缩规模以后,虽仍然没有改变基础差、教学水平低的现状。

校史馆里有一台沙盘,那是老学校的建筑布局。凝视沙盘,我联想自己于1997年8月以来,在这“沙盘”上行走的历程,那是一段至今依旧清晰的回忆:

1997年我来一中任教,作为班主任,曾组织、参加了高一年级的军训。在那用灰渣垫起来的操场上,迎着烈日,在酷暑中站军姿、走正步、练跑步……黝黑的皮肤在照片上格外清晰。

我刚到一中工作时,曾经住过三层办公楼西边的一排老房子,是名义上的职工宿舍,不知住过多少年龄相差近20岁的新老同事,这里曾记下了我刚参加工作时被蚊虫叮咬不敢出门的炎热夏季,记下了为遮挡刺骨的北风而把窗户用塑料纸里外钉牢的寒冷冬季,当然,更多地记下了我们几个同龄人工作的点点滴滴……为方便教学曾在薄塑料纸上书写投影片,为了查找教学资料泡在学校图书馆,为了准备一节优质课在老教师的帮助下字斟句酌……参加工作的第八年,也就是2004年8月,学校搬迁新址,看着搬迁庆典时的照片,想着当时的盛况,颇有怀旧的味道。

新学校没有了那简陋的一排排教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可以容纳46个教学班的五层高楼;老校区的三层实验楼变成了可以同时容纳一个年级上实验课的五层实验楼;老校区的三层女生宿舍楼和一排排的男生宿舍楼,已然走进了历史……

曹妃甸一中的办学条件日臻完善,第二教学楼、塑胶操场、图书馆、教学多媒体、百兆光纤等办学硬件都已具备,知行园、春晖园、齐芳园等校园硬化美化工程把学校妆点如同花园一般。

在提升硬件的同时,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3年,学校制定了“培养优生、培树名师、创建名校”的发展战略,2014年开始实施“358大课堂”教学改革,经过两年的实践,借鉴先进学校的课改经验,进行了“班改课改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将“358大课堂”正式定名为“疑探教学法”,将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基础的班级管理改革总结为“班级部委制”管理模式。同年9月,在南开大学徐江教授的引领下,语文教师开始了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历经多年探索,通过精细管理,落实责任,强力推进,使学校整体育人环境有了大的提升。正是有了多年的积淀,使得北师大政府管理学院决定在2017年5月在我校召开“赢在课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课改成果研讨会”,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学会应用逻辑专业委员会也于同年9月在我校召开“首届全国高考作文逻辑思维研究与教学实践示范大会”。这两次大会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数千人参加或是收看了直播,这在一中校史上是第一次,也成为全区教育史上重要的一笔。2017年8月30日的《中国教师报》“寻找课堂改革样本”栏目刊载了《阳澄湖上的课改》一文,全面介绍了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2017年9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高国民逻辑素质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将我校确定为实验基地校;2018年1月中国逻辑学会应用逻辑专业委员会语文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

随着教改工作的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成绩连年取得突破,近三年来有百余名学生在全国、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有二十余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质课二等奖、省市级一等奖;三年来学校举办了市级以上的教学研讨会9次,2017年学校被评为唐山市名校;更令人鼓舞的是近三年的高考成绩捷报频传,2018年高考文化课一本上线率超过43%,本科上线率超过95%。

如今,走进一中的校园,首先看到的是立于校门口的巨石上的大字“尊重·激励”,这是几代一中人智慧的凝聚,是半个世纪的历史文化积淀,“忠毅勤实、笃知修远”的校训,培养了“开拓进取、创新务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学校精神,形成了“明德自律、善学进取”的学风。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半个多世纪的披沙拣金,如今的曹妃甸一中,在发展的道路上,一天天走向成熟,如今学校立足“创办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且具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名校”的办学目标,不断谋求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20多年来,我在这里成长,见证了学校的搬迁和发展,记下了这里的滴滴点点;20多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教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自身素质提高,更在于让一批批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让一中焕发勃勃生机,绽放出夺目光彩。我为我的一中自豪!

高永利,1975年10月生,河北滦南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唐山市骨干教师、市“十佳”教师和河北省优秀教师、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