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策群力征服海洋,解放海南岛

海南岛战役是一九五○年三月五日开始进行的。当时盘踞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有 10 万余人,军舰约 50 艘,飞机 42 架。他们依仗“海陆空立体防御”, 企图凭海据险,长期固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之前,在海南岛已有琼崖纵队,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 3 个总队共 10 个团,约 2 万人。这支队伍经过以往长期奋战,创建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和沿海游击活动区,是支援渡海登陆作战的坚强力量。人民解放军第 40 军和第 43 军, 配属两个炮兵团及工程兵一部,在既无海军、空军配合,又无现代舰艇,更无海上作战经验的情况下,完全以民用木船渡海,在琼崖纵队的接应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贯彻分批偷渡与主力强攻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即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加强岛上力量,为大规模强渡作有力策应;尔后以主力在琼崖纵队及先期登陆部队接应下强行登陆。至五月一日,经过 6 批次渡海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所谓“固若金汤”的“立体防御”,解放了海南岛, 歼灭国民党军 5 个师 9 个团,共 33148 人;缴获火炮 418 门、飞机 4 架、坦

克和装甲车 7 辆、汽车 140 辆;击落飞机 2 架,击沉军舰 1 艘、击伤 5 艘。这次渡海作战政治工作的 特点是:(一)教育部队树立敢于渡海作战的决心和信心。参加海南岛战役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绝大多数没有见过大海。他们虽然对解放海南岛的重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是对于乘木船渡海作战普遍存有疑虑。主要是怕敌海空封锁,怕晕船、翻船,怕船小海宽渡不过去。海上练兵刚开始时,一个连队登上船,80%的人头晕呕吐,出海归来,每个人都像害了一场大病,脸色苍白,吃不下饭,有的连队出海后,遇到风暴, 船被打得桅断帆破。有的战士说:“这次可真的革命到底(指海底)了。” 针对这种状况,在两个月的作战准备阶段,各部队按照先干部后战士、先党员后群众的顺序,进行了普遍深入的思想教育和细致的思想工作。

首先是集中时间专门进行思想教育。第 43 军先以团为单位集中干部轮

训,尔后再对全体干部战士普遍进行教育。第 40 军用两周时间分级召开各种会议,进行了广泛的思想发动。各部队在动员教育中认真分析干部战士的思想情况,进行光荣传统和战役意义教育,及时向干部战士传达第 128 师 382

团 4 连在海练中用木帆船打退敌军舰及两个先遣营偷渡奇袭成功的消息和经验,有力地鼓舞了士气。

其次是发动大家学习海洋知识,了解海洋,增强渡海的信心。干部战士们有的登门请教有经验的老渔民、老船工;有的邀请老渔民、老船工给部队讲授海洋常识,表演驾船技术,介绍航海经验;有的买来旧书摊上的《航海手册》和《潮汐表》研究参考。军、师领导机关和团、营指挥所都移到海边, 搭起草棚,指战员一起学习,一起下海,摸索和掌握航海规律。

三是加强海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政治干部深入到船上去开展政治工作,军、师宣传队也深入连队配合教育,组织晚 会,不少连队布置了船上俱乐部,在船与船之间开展革命竞赛。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推动下,广大干部战士苦练渡海作战的技术与战术,滩头上到处有人打秋千,走浪桥;到处有人练摇橹,学掌帆。为了克服晕船呕吐,许多连队自动加大训练强度, 取得了满意效果。步兵第 375 团 3 营 8 连,第一次海练时,115 人中头晕呕

吐者 72 人,到了第八次海练就只有 3 人了。各部队还开办了船工水手训练班、机帆船舵手训练班。步兵、炮兵、通信兵认真摸索各种情况下的战术技术动作。有的部队总结了“先岸后海”、“先昼后夜”、”先近后远”、“先单船后多船联合”的海练经验。经过三十多月艰苦训练,那些原来认为“旱老虎下海,有威风使不出来”的人,感到有了办法,增强了必胜信心。

四是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军事民主,群策群力解决渡海作战的战术、技术、器材等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发动大家想办法,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突破困难。第 40 军开展了“出主意,想办法”

的活功。许多部队用汽车上的发动机把木船改造成机帆船和能使用迫击炮,九二步兵炮的上炮艇,创造了“4 组 1 船”、“6 组 1 船”、“8 组 1 船” 等不同的战斗组织,解决了“航海队形”、“海上联络”、“各种情况之处置”等问题。

经过上述工作,广大参战人员打消了思想顾虑,战斗情绪空前高涨,普遍要求参加渡海作战,要求先渡早渡,担任第一梯队。渡海作战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把政治工作做到每一条船上。三月五日,组织部队进行第一批偷渡。第一个渡海先遣营乘 13 只木帆船起渡时,兵团副司令员兼第 40 军军长韩先楚亲临起渡场为部队壮行,把一面绣着“渡海先锋营”的红旗授给渡海勇士,大家受到了极大鼓舞。以后各批次渡海作战部队,针对渡海船只规格不同、性能各异、航速不等,在海上航行战斗队形很难保持,指挥联络存在较大困难等情况,以船为单位设立党支部或分支部,使政治工作深入到每一条船,有力地发挥了政治工作在渡海作战中的保证作用。步兵第 359 团 9 连政治指导员王广文率领的单船,渡海中遇上了国民党军的炮艇,双方展开激战,王广文负了伤仍背靠桅杆指挥战斗,鼓励全体人员“沉着应战,拼死求生,和敌人拼到底”。他牺牲后,全船喊出了“为指导员报仇”的口号,斗志更加昂扬。轻机枪手负了伤,副班长、共产党员周全生接上去打,边打边喊:“我是共产党员,不怕牺牲,誓死不放下机枪!”周全生牺牲了,左肩已经负伤的 8 班长、共产党员董文浦接过机枪继续射击。后来董文浦右肩也负了伤,不能抵肩射击,就用肚子顶住机枪打,并鼓动大家“为指导员报仇, 在战斗中立功!”党员们的模范行动带动了全船指战员。战士董树柏腰部负伤仍坚持战斗,还喊着:“靠近敌艇,坚决打!”7 班副班长魏新增负伤后坚持摇橹,第二次负伤后站不住,就坐在船上摇橹,直到牺牲。由于大家英勇顽强,终于打退了敌人的炮艇。

在异常激烈的渡海作战中,每一只船必须全船人员协调一致,才能取得最快的航行速度,最佳的射击效果,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各渡海作战部队在动员教育中普遍提出“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同生死共患难”,“沉着冷静, 分工合作,坚守岗位”,“有一个人就发挥一个人的作用”等口号。步兵第356 团 2 连连长率领的 1 只由机帆船改装的上炮艇,在中途与敌艇“海硕” 号展开炮战,船上干部大部负伤,他带伤指挥战斗,并不断鼓励水手船工“把船开好,消灭敌人”,带动了其他伤员和全船船工水手坚持战斗,直到战斗结束无一人离开自己的岗位。有 1 位 60 多岁的老船工左臂负了伤,仍然紧握舵把岿然不动,战士们扶他下舱休息,他谢绝说:“你们负伤还坚持战斗, 我穿上军装不也是解放军吗!”经一小时激战,终于将敌艇击伤。土炮艇虽然严重损坏,但在全船人员共同努力下仍胜利抵岸。

抢占滩头阵地是渡海登陆作战最激烈的时刻,也是政治鼓动工作最关键的时刻。部队接近滩头阵地,整个船队就进入了敌稠密的火力网,每只船上都喊出了“坚决前进,绝不后退”,“看谁是第一名登陆英雄”的口号,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冲向敌人阵地。当船只离岸还有五六十米时,战士们就跳下齐胸深的海水,向陆地冲去。第 356 团 9 连 11 班班长刘玉,在下船前负了伤, 还鼓励人家:“实现我们决心的时候到了,要坚决打到底,争取立功!”4 班丁炳林头部负伤,血流满面,仍然继续往前冲,摔倒在地还大声喊着:“同志们,冲啊!”鼓舞着后续部队向敌前沿阵地冲去。

(三)团结船工如兄弟,使他们成为共同完成作战任务的战友。在渡海作战中,凡是征集的民间船只,领航和操纵船只的大都是船工水手。因此, 做好船工水手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渡海作战中的作用,是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作战准备阶段,担任渡海作战任务的师以上部队的领导机关,都成立了船只船工征集管理委员会,负责征集船只、动员教育渔民船工等工作。船只是渔民的重要财产和生产工具,渔民视船只如生命。因此,做好征集和管理爱护船只的工作,本身也是对渔民船工的思想发动工作。

海南岛战役共征集各种民船 2219 只,雇请船工 3400 余名。经地方政府与渔民协商,确定了船租和船工待遇暂行办法。船租折合大米,3 桅大船每只每天 7.5 公斤,2 桅中船 6 公斤,1 桅小船 4.5 公斤。船工伙食每人每天

1.25 公斤米,菜金 2 角(以银元计,下同)。船工工资按技术分为 3 等,甲等每人每日 1 元, 乙等 8 角,丙等 6 角。对船工、船只的善后工作也作了妥善规定。船工牺牲者,同部队烈士一样抚恤;负伤者,按规定发给治疗费, 介绍入后方医院治疗,与部队伤员同样待遇。船只损坏,照价赔偿。要求部队像爱护武器一样爱护船只。这些政策措施得到了广大渔民船工的赞同和支持。

各部队向全体指战员进行了团结船工的教育,提出了“为船工服务就是为战争服务”,“爱护船只如武器,团结船工如兄弟”的口号,并广泛开展了与船工交朋友的活动。每只船都组织了团结船工小组。战士们除每天帮助船工担水、刷船外,还用自己的津贴买烟送给船工,把得奖的毛巾赠给船工。船工生了病,热情照顾,细心治疗。大多数连队还集体购买慰问品、捐献衣物送给船工。有的还在慰问品上写上:“送上衣服两三套,表示慰问和慰劳, 船工军队一家人,同船过海把仇报!”老船工黎七,从 13 岁当水手,四十多

年的海上生涯,终年不得温炮。家中仅有的 1 间破草屋和两只小舢舨,又被

国民党军的飞机炸毁。团结船工小组的人员发动战士们捐出钱、物,帮助这位船工渡过困难,使广大船工深受感动。他们说:“解放军真是穷人的队伍, 只有穷人的队伍才爱穷人。我们要团结一条心,坚决打到海南岛,穷人大翻身。”

在战斗中,许多船工在敌火力下沉着掌舵,开得稳,走得快。有的船工腿被打断,就卧着掌舵;臂被打断,就指点别人掌舵。有 1 名船工胸骨被弹片削断,还一手捂着胸部,一手坚持掌舵,直到船只抵岸后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