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又红又专的国防科技人才
高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帝要靠人才。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善于攻关、敢打硬仗的国防科技队伍,走“科技强军”的发展道路,是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解放军先后创办了几十所高等和中等军事技术院校, 形成了较完整的军事教育体系,为科研、试验和使用部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一九五二年六月,中共中央决定创办军事工程学院。这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综合性的高级工程技术学院。到一九六六年就培养了 10921 名军事工程技术人才。以后又陆续组建了各军种、兵种的工程学院和各种专业技术学校,为部队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 自一九六一年初到一九六五年,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先后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
学、南京航空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太原机械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炮兵工程学院以及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等国防高等科技院校的教学业务工作划归国防科委领导(七十年代初又划给了各有关工业部领导)。并按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尖端、常规及其他基础专业,作了统筹安排,合理调 整,从而加快了新技术专业的发展,填补了缺门专业, 增添了教学科研设备,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此外,其他地方院校也给国防科技单位输送了大批毕业生。加上新中国成立前老一代知识分子和从海外归来的爱国科学家,组成了一支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国防科技队伍。
在这支队伍里,有第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是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带头人。如著名科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他一九五五年十月从美国归来后,于一九五六年二月便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他还协助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聂荣臻筹建了火箭导弹科技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并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奠基者、开拓者邓稼先,一九五○年九月冲破重重因难从美国回到祖国后,满腔热忱地从事核理论的研究。一九五八年八月,他参加组织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为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的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还有获得中国最高学术荣誉称 号——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朱光亚、陈芳允、慈云桂、程开甲等杰出科学家。
在这支队伍里,有大批中年科技干部,他们多数是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他们怀着发奋图强、为国争光的宏大志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逐步成为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如中央军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作模范”光荣称号的某核试验基地司令员钱绍钩, 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安心戈壁,艰苦奋战。他勇于探索,刻苦攻关,填补了中国核测试中的一项空白;他与其他单位协作完成的某种核材料燃耗的测定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他原来领导的研究室,仅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二年就获 43 项各种等级的科技成果。“科研试飞英雄”、空军试飞团副团长滑俊和王昂,热爱飞行事业,潜心钻研飞行技术,掌握了多种型号歼击机的驾驶技术。二十多年中,他们试飞数百架次,多次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新机种、新项目的试飞,获取大量准确的数据,为发展中国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军“勇攀医学技术高峰的模范军医”程国良,一九七八年底开始专门从事外科、显微外科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八年里,他和全科人共同为 500 多名断指患者做断指再植 633 个,成活 576 个。他所在的单位是中国同期断指再植最多的单位,成活率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未节断指再植、小儿断指再植、10 指离断再植等 5 个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工作模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技术部总工程师巫致中,参加了 21 颗卫星的测控工作,与其他人密切合作,先后有两项科技成果填补了中国航天测控的空白,有一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经过六年钻研,设计出了《近地卫星测控系统流程》,为发展中国通信卫星的测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优秀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员王湘生,身患心脏病,依然把全部精力倾注在科研事业上。他领导的实验室,先后完成了 16 项科研课题,其中两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
献奖。他发明的“心脏室早/室速/室颤阈值自动化测定仪”,为心脏病人筛选有效药物提供了简易测试手段,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金牌奖;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牌及特别奖——亚洲代表团奖。
在这支队伍里,有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是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新鲜血液,其中大多数人是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培养起来的。据调查,到一九八七年,35 岁以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已占科技人员总数的 65—70%。他们思想活跃,专业基础扎实,高新技术掌握较好,外语水平高,勤于钻研,在老科技人员帮助带领下,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有些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有的已经崭露头角。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茁壮成长,是国防科技事业的未来与希望。
这支由老、中、青梯次组成的科技大军,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有为中华民族崛起、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献身的高度觉悟,是中国国防科技事业振兴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