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金融等其它方面的管制

美国对德宣战后,国会于 1917 年 10 月 6 日通过了《对敌贸易法》,授权政府管制对外贸易、检查外国邮件、没收并接管德国人在美国开办的工厂。根据该法规定,威尔逊总统于 10 月 12 日建立起战时贸易委员会,民主党前主席万斯·麦考密克被任命为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尽可能阻止敌国贸易,同时为美国获取各类急需的供应品,并节约货运吨位。为达此目的, 战时贸易委员会建立了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并对一切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进行审查,以切断敌国获取必需品的渠道。该委员会还与协约国的有关机构合作,秘密调查中立国的对外贸易往来,所有与敌国有贸易往来及有此嫌疑的中立国外贸公司和机构均被列入了该委员会的黑名单。为了完成上述使命, 战时贸易委员会网罗了大批雇员,到战争结束时,在其雇员名单上的人数达到 2789 人。美国全部的战时对外贸易均在其控制之下。根据《对敌贸易法》, 威尔逊总统还任命 A·米切尔·帕尔默(在威尔逊政府后期曾任司法部长) 为外国财产总监,负责没收和监管德国人的在美财产。帕尔默在工厂和军火委员会下属的囤积物资调查处等联邦机构的协助下,查明了大批属于德国人的财产,没收并接管了包括生产药品、化学品、电器设备、医疗器械等与战争有关的工厂和公司 32000 个,价值约 5.02 亿美元;此外,还没收了德国人持有的大量美国公司的债券及股票,以及德国人在美申请的专利。他将这些专利(其中主要是化学、染料方面的)授与美国的生产厂商,使这些厂商大获其利。为使没收的工厂能为美国从事战争所用,他要求国会通过了一个《对敌贸易法》的修正案,允许他将这些工厂转售给忠诚于美国的工厂主和商人; 同时允许他将没收来的有价证券投资于美国联邦政府发售的自由公债。①

为了支持战争,美国政府花费了大量金钱,据财政部统计,1917 年 4 月6 日至 1920 年 6 月 30 日,联邦单为战争支付的费用(正常开支的估计款额

未计算在内)便达 240 亿乡元,尚不包括协约国借款的 95 亿美元。而在同期的联邦总支出中,有 107 亿美元来自正常预算外的税收,230 亿美元来自政府借款。②可见,战费的筹措主要是来自增税和举债两项。对德宜战后不久, 财政部长麦卡杜便要求国会立法增税。由于增税立法难以迅速通过,联邦政府又提出可先举债筹款。因举债的办法引起争议较小,国会于 4 月 24 日通过了《自由公债法》。5 月 14 日,财政部正式公开发行第一批自由公债,至战争结束前,共发行 4 批。战后,1919 年 4 月,又发行了一批胜利公债。在这五次公债的发行中,共筹得约 230 亿美元的款项,其中,70 亿美元来自年收入 2000 美元以下低收入者的认购;100 亿美元来自年收入 2000 美元以上个

人的认购;公司(包括银行)认购了约 60 亿美元。③这些公债在短期内为联邦政府支撑战争筹得了巨额款项;但同时,由于允许私人使用银行贷款购买公债;同时向银行出售了相当一部分公债,加上联邦储备银行为满足政府、工商界等各方面的需求而实行放松银根的政策,因而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1917 年 10 月 3 日,国会通过《战时岁入法》,大幅度提高了公司和个

① Soule,Prosperty Decade.PP.40-41.

② Soule,ProsPerity Decde.P.47.

③ Soule.Prosperity Decade.P.49.

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独身者从 3000 美元降低为 1000 美元,已婚

者从 4000 美元降低为 2000 美元,税率从 2%提高为 4%;对收入超过 5000 美元者征收个人所得附加税,税率从 5%到 63%;公司所得税从 2%提高到 6

%;超额利润税提高为 20—62%,根据投资获利超过规定额的比率征收。此外,对饮料、烟酒开征国内消费税,对皮毛等高档商品开征奢侈品税,对剧场入场券、俱乐部收费等开征娱乐税,对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各类证券和票据征收战时附加税;并把地产税提高为 2—25%。与前一时政年度的岁入 11.18 亿美元相比较,提高税收后的第一个财政年度内

(1917 年 7 月 1 日至 1918 年 6 月 30 日),岁入增加为 41.74 亿美元。其中

最大的收入来自公司超额利润税,约为 22.28 亿美元,而公司的正常所得税

仅为 0.48 亿美元;个人所得税为 6.63 亿美元;其它各类国内消费税和特别税的收入比个人所得税稍多。①通过增税,联邦政府筹措了战争所需费用的1/3。

在对战时金融的管制中,战时金融公司的建立值得一提。它是根据国会的授权,于 1918 年 4 月 5 日正式建立的联邦金融机构,目的在于为从事军需工业的私人厂商提供必要的资本,以支持其生产急需的军火和其它军需品。由于当时联邦政府正通过财政部大量举债以支持战争,限制私人公司的借款就成为必要。根据《战时金融公司法》,联邦政府在 1918 年 5 月建立了一个资本发行委员会,从联邦储备委员会手中接管了新证券发行的监督权,对私人公司发行新的股票和债券实行控制,以保证资本不要流向从事与战争无关生产的公司。到 1919 年 8 月,该委员会停止行使职权为止,它共接到 3309

份发行新证券的申请,涉及金额达 38 亿美元。但该委员会未批准发行的仅有

  1. 亿美元。如果说,资本发行委员会的目的在于阻止资本流向从事非军需品生产的公司,那么,战时金融公司的目的则在于保证资本充分地流向从事军需品生产的企业。根据国会的授权,该公司拥有 5 亿美元的资本,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款项贷给从事战争所必需的或对战争有重要作用的工业部门或企业。不过,直到 1920 年 5 月,该公司停止活动时,它向企业的实际

贷款总额仅有 0.68 亿美元。①战时金融公司在战时虽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在战后的经济危机中,却被恢复起来为农产品和其它产品的出口提供资助,从而为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中复兴金融公司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先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制造工业在美国刚刚兴起,当时,美军中没有什么作战飞机。然而,为了战争的需要,联邦政府在对德宣战后不久,便将飞机制造业纳入自己的管制范围。1917 年 5 月 16 日,国防委员会在其属下成立了一个飞机生产委员会,在霍华德·科芬的领导下,飞机生产委员会试图象紧急船队公司那样,以标准化和大规模的方式来推进飞机制造。6 月 4 日,该委员会正式批准采纳了刚刚设计定型的自由号引擎,到停战协定签定时,大约生产了 3 万台这类引擎。该委员会雄心勃勃地计划在 1917 年 6 月

30 日以前生产 22000 架军用飞机。

然而,直到 1918 年 4 月 8 日,才制造出第一架军用飞机的新样机。因此,

① Soule,Prosperity Decade.Pp.48—49,20.

① Margaret G.Myets,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0.P. 284;沙伊贝等:《近百年美 国经济史》。第 631 页。

直到停战时,前线的大多数美国飞行员仍在驾驶着英国和德国生产的飞机。该委员会为此而遭到公众和舆论的强烈批评,一些人甚至指责飞机生产委员会腐败。事实上,飞机生产计划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计划本身过于庞大、不切实际所致。

战争期间,联邦政府还设立了乔治·克里尔为主席的联邦公共信息委员会来“指导”宣传事业。此举遭到信奉新闻自由的记者们的强烈反对,他们指责这是实行一种不必要的新闻检查制度,是企图以宣传来代替新闻。因此, 只要有可能,记者们总是绕过公共信息委员会去发掘自己所需要的新闻资料。联邦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建立,开了美国政府建立战时影响国内公众舆论的机构之先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建立的各类管制机构多得不胜枚举。有的机构在完成了特定的使命后便解散了,有的机构则经过一段时间后与其它机构合并了。如果把各种各样的管制机构都计算起来,那么,总数可达 5000 个左右,①其数量之多,实在惊人。

① Soule,Prosperity Decade.P.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