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管理决策第一节 决策

一、决策

著名的经济学家赫伯·西蒙揭示管理的本质时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美国学者亨利·艾伯斯认为:“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说,决策是在几种行为方针中作出选择;广义地说,决策还包括在作出最后选择之间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 管理学教授里基·格里芬在《管理学》中指出:“决策是从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管理学学者认为:正确决策应该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 提出若干预选方案,并从中选择出作为人们行动纲领的最佳方案。

系统论学者指出:决策就是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系统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决策的诸因素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行动作出决定。

管理系统工程学学者强调了人在决策活动中的创造性作用后指出:决策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一切决策活动的实质归根结底在于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在于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最适当的行动方案,以达到系统工程的基本目标。根据决策问题的结构观点,可将决策归结为以下模型:

D={A,Y,P,0,C}

其 中 : D——决策活动空间;

A——备选方案集,由 A1、A2⋯⋯Ai⋯⋯An。个备选方案组成; Y——对抗环境,或称对抗者的方案集,由 Y1、Y2⋯⋯Yi⋯⋯Ym。组成; O——决策的目标集;

P——为 O×A×Y 的映射,即每一方案人在各个对抗环境 Yi 下对于每一

价值目标 Ok 的输出集,或称得失集和支付集; C——决策的评定准则。

关于决策的定义还有很多不同的描述,但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决策越来越趋于取得共同的认识: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进行方案选择并准备方案实施的活动,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建立在环境和条件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对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进行选择并决定一个优化合理的满意的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它内涵着以下这些特性:

  1. 决策是行动的基础。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要预先明确此项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为了实现要达到的目的,有哪些办法,哪种办法比较好。没有决策也就没有合乎理性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就是决策,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管理的首要职能是决策。

  2. 决策有明确的目的。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十分明确的,不是众说纷坛、模棱两可的。要达

到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可以定量或比较,最终衡量和确定其结果的。

  1. 决策有可行的方案。决策必须面对两个以上的可能性或可行方案。每个方案都具有以下条件:①能够实现预期目标;②各种影响因素都能定性和定量分析;③无法控制的因素基本能预测出实现的概率。决策的前提是寻求若干个可行方案。

  2. 决策要因果分析和综合评价。每个实现决策目的的可行方案都是对目标的实现发挥某种积极作用和影响,也会产生某种消极作用和影响。因此,

    必须对每个可行方案综合的分析与评价,确定出每个方案的实际效果(包括经济、社会和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效果)和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以便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

  3. 决策要经过方案的优选过程。决策最终要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这个合理方案尽管未必是最优的,但它必须是能够实现决策目标的诸方案中最理想的方案。

从决策的涵义可以看出决策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贯穿管理活动过程始终的基本活动,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执行管理其他职能的前提。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对管理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或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二、决策的分类

决策根据其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种类。管理者需要从不同层次和侧重上把握各类决策的特点,以便根据决策问题的特征, 按不同的决策类型,采取相应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根据决策的重要程度,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

战略决策。指事关企业或组织未来发展方向和远景的全局性、长远性的

大政方针方面的决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目标和方针、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企业的投资、企业主要领导人选、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等方面的决策,都属于战略决策,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战略决策主要由组织内最高管理层负责进行。

管理决策。是执行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具体战术决策。重点是解决如何组织动员内部资源的具体问题,如企业的营销计划、生产计划、资金筹措、设备更新等方面的决策,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一般由企业或组织的中间管理层负责进行。

业务决策。是日常业务活动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合理组织业务活动进程等而进行的决策。这类决策是作业性决策,技术性强,时间紧, 一般由初级管理层负责进行。

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是决策体系中不同层次的具有从属关系的三类不同的决策。它们相互依附又相互影响,上下两个层次之间有时没有绝对的明晰的界限,与企业组织三个不同的管理层次也并不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反,为了提高管理者的职极性,提高决策质量,三层不同的决策在组织管理的三个不同层次上可做适当的交叉,其关系如图 3—1 所示:

管理层次

决策类别

最高管理层

战略决策

中间管理层

管理决策

初级管理层

业务决策

图 3—1

(二)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决策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程序性决策。也称规范性决策,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的决策。这类决策问题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内部与外部的有关因素已全部或基本上被决策人所掌握,决策者可依靠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或惯例来完成此类决策。这类决策问题已经可以采用计算机化决策支持系统,决策者只要把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可得出准确的答案和方案选择。

非程序性决策。也称一次性决策,是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很少重复发生,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定因素的决策活动,这类决策往往缺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与情报资料,决策者大多对处理这类问题经验不足。解决这类决策问题往往依靠最高决策者本人所具有的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逻辑思维。

(三)按决策的可靠程度,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各种可行方案所需的条件是已知的和肯定的,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结果,因而能预先准确地了解决策的必然结果。这类决策问题一般可以动用运用数学模型求得最优解。

风险型决策。决策所面临的自然状态是一种随机事件,各种可行方案所需的条件存在不可控因素。一个方案可能出现几个不同的结果。各种后果的出现是随机的,但决策者可以根据相似事件的历史统计资料计算出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决策的结果只能按客观的概率来确定,决策存在着风险。

不确定型决策。客观上存在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它们出现的概率是未知的,各种可行方案出现的后果是不确定的,完全凭决策者的经验、感觉和估计来作出决策。

(四)按决策目标与所用方法,决策可分为计量决策和非计量决策

计量决策。也称定量决策,决策目标有准确的数量,可以采用数学方法作出决策。

非计量决策。也称定性决策,难于用准确数量来表示目标,主要依靠决策者的分析判断进行决策。

决策还可以按决策所涉及的时间长短分为中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按决策是一次性拟定还是随时间推移多次拟定分为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三、决策的方法

科学的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方面。在决策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大量的资料、数据和信息,组织专业的决策班子,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 还必须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对大量备选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中选取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