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利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要保证农作物的正常发育,必须根据不同作物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保证适时适量的水分供应。

作物需水量通常系指作物田间耗水量,即生长期中叶面蒸发(蒸腾)量和棵间地面蒸发量的总和(对水稻来说,还包括稻田渗漏量在内)。它一方面随不同作物而不同,另一方面受气候条件,尤其是温度、湿度条件的制约。在温度愈高、气候愈干旱的地区,蒸发愈强烈,需水量愈多。就作物来说, 水稻需水量最多,旱作物棉花、玉米等次之。就地区来说,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作物需水量,一般少于北方半湿润地区;而西北干旱地区,作物需水量最大。

自然界的水分来源,主要是降水。雨雪降落地面后,一部分消耗于蒸发, 一部分化为径流,形成河川;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进行水利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调剂水分条件。这是保证地区内作物生长发育正常化的重大措施。在规划时,一般要解决三个问题:

  1. 需要与可能 就作物生长期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的地区差异,来确定各地区对于灌溉的需要程度;

  2. 灌溉方式 考虑地形的坡度与地面割切深度,确定灌溉方式(自流或提灌),布置灌溉渠系和工程规模的大小;

  3. 灌溉定额 确定定额是非常复杂的,与气候、土壤和农作物的种类都密切有关。

再综合以上三方面的成果,作出综合反映地区内水利化条件与方式的区划图。一般在山区、丘陵地区主要修建水库、塘坝、谷坊、盘山开渠、节节拦蓄,达到引水、蓄水和水土保持兼顾的要求。在平原和低洼地带,应使大小沟渠和干支流相连沟通,以利排灌,特别是防洪排涝,形成地区水网化。在城镇附近进行渠、塘、水库等的建设,应与城镇给排水系统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