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区域农业技术改造规划

一、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包括耕作机械化、灌溉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畜牧业机械化、植物保护机械化等。实行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力;其中耕作机械化对于提高产量,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和特点,农业机械化应走选择性机械化到综合性机械化的道路。先“化”什么,后“化”什么, 哪些地方先化,哪些地方后化,这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本地农业生产需要最迫切、增产效果最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最有效的方面着手进行,不能千篇一律。例如,地处东北的黑龙江省,地势平坦,迫切需要耕作机械和收获机械,解决地多人少劳力不足的矛盾。友谊农场引进了一套大型农业机械,实践证明性能良好,效率高。在播玉米时,仅用五天的时间就翻了 5700 多亩地,而且播种完毕。但这种大型农业机械,如搬到南方人多地少的水田地区就不适合了。这就是说,有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同时,各地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对增产有决定意义的主要矛盾。例如,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旱涝灾害是影响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矛盾。这个省把解决水的问题作为重点,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排灌机械化。一九七八年这个省虽有二百多天无雨,半数以上作物受旱,结果却使大旱之年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一个地区在拟订机械化规划时,首先是确定实现机械化的目标和要求: 譬如,几时实现,机械化程度如何(包括机械制造和修配的能力——大、中、小修)。然后,按地区、部门、工种、工序分出先后主次,具体安排机械化的进度,计算不同时期对各类型机械数量的要求。最后,要拟定机械化的措施。譬如,实行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为全面实现机械化创造条件; 采用各种农机具时,产品要对路,质量要好,配套要全;与农业机械化有联系的环节要紧密衔接好,配件、油料要及时供应,使用、维修和管理的制度与办法要及时跟上;以及多余劳力的出路也要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