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方案分析比较方法
在区域规划中,通常是采用技术论证,进行多方案比较。技术经济论证包括技术和经济分析两方面,这二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每一方案技术经济论证的内容和重点,应由规划任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通常, 一般重大的技术经济问题都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多方面论证每一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与技术的先进适用性,并通过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一般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的内容大致有下列几方面:
-
工业企业分布和不同配置方案的比较。内容包括:应该发展哪一些工业,数量多少,项目多少,规模多大,厂址选择方案的比较(从技术和经济方面);工业区组合、性质、内容及其规模;开拓新工业区和调整现有工业区不同方案的比较;矿山基地的选择及其开发程序;交通运输组织;城镇居民区与工厂的相对位置等。
-
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评价。内容包括: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区内主要企业所需的大宗的原料、燃料中能综合利用的是否都加以综合利用, 以及对工业副产品的利用,下脚废料的回收等;如何经济合理地利用资源, 重要的资源是否利用到国民经济最急需的部门,如何在资源较缺乏的地区寻找新的资源、组织新的资源来源等。
-
有关专业部门规划方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内容包括:对不同专业部门规划综合性矛盾的分析,如水利电力枢纽规划与其他部门规划的矛盾、利害关系;主要水利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新建铁路线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等。
-
土地合理利用及其经济评价。内容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评价及其原有利用情况的合理性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用地要求及其初步分配利用方案的比较;节约工业和城镇居民点用地、扩大农业用地的措施及其经济效果的分析。
-
有关区域环境质量的分析评价。内容包括:区域环境质量的现状情况,引起环境污染的成因,污染源的分布、危害程度等;区域环境质量发展变化的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开发后对区域环境产生的新影响,以及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方案和主要措施等。
技术经济论证的原则,不能单纯地考虑技术经济条件,还要考虑政治因素,即应是从政治上需要、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适用、建设上可行和国防上安全等几个方面,全面地加以考虑。技术经济论证必须是综合性的分析,要从国民经济总的经济效果出发,全面考虑问题。要有全局观点,但也要注意不同部门的不同利益。最后方案的比较还必须根据先进的技术制定, 采用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投资估算及其经济效果的分析;当然也应考虑到采用先进技术的现实性。
在国外,近来有采用称之为“体系分析与经济数学模拟”的方法,进行区域规划。他们把“区域”视作一个体系单元,试图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对体系内的各种因素、结构及其相互制约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数量计算。利用电子计算装置,对大量有关经济、自然的数字资料(有些是通过自动传输系统收集)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编制各种体系单元的经济数学模
型(最优模型),然后再应用这些模型编制、论证、选择各种规划方案,预测区域未来的发展。他们认为按最优方案如期发展各部门,实施各种客体的布局方案,就可以避免主观性。
六十年代中期,苏联科学院专门成立了工业生产经济组织研究所,在大量参加区域规划实际工作的同时,着重研究区域经济数学模型的编制工作。这种模型根据不同级别(范围)、特点(类型)的区域,分别研究编制,构成一套模型体系。
在西方,包括美国,为了反映区内外的经济联系,常常编制各种投入- 产出模型,称之为投入-产出表。还有反映区域位置分布的所谓“重力与位势模型”等。作为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研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