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区域工业布局的编制

一、基础资料的调查和分析

工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是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部分。要合理配置工业,必须认真调查研究。

(一)现状资料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现有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及其在全国、全省和区内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工业的部门结构和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找出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部门;分析主要工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研究挖潜和革新的可能性;了解工业分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工业企业的原料、燃料来源及其与区外的经济联系等。现状资料可以从计划部门和各主管部门的历年统计资料和文字说明中获得;同时深入重点企业和厂矿,调查各种典型的资料加以补充,以便分析矛盾和提出解决矛盾的意见。

(二)规划资料的调查和分析

计划部门和各主管部门对于地区的工业发展和设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国民经济计划和专业部门计划的设想,特别应掌握国民经济计划中所列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表及其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规模、投资、建设进度、用地、用水、用电、年运输量、原材料及其来源等(可列表汇总)。了解各建设项目提出的依据,如利用已有工业基础、开发和利用资源、接近消费地区、有协作关系、合理布局工业的需要等。

(三)资源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工业资源主要可分三类:矿物资源、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

矿物资源——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具有“枯竭性”,但生产很少受季节影响,无周期性。根据矿产的特征分: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根据工业利用的特点分:钢铁工业及其冶金用矿物原料、有色冶金用矿物原料、动力工业矿物原料、化工矿物原料、建材工业矿物原料等。

农业资源——包括各类工业原料——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如纺织工业的棉、麻、丝、毛、野生纤维等原料;食品工业的淀粉类、糖蔗、甜菜、烟草、畜产品、水产品、果品、油料等原料;造纸工业的野生纤维和农副产品以及其他轻工业原料。农业资源一般可以再生产,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质量直接取决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

森林资源——是介于上述两种资源之间,本质上是属于农业资源,可以再生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在调查和分析过程中,首先应了解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各类资源现状、发展远景的估计和开发利用的意见。对各种矿物资源应进行全面地经济评价。就是以地质评价为基础,从国民经济的需要,当前的技术和发展水平,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原则出发,全面分析各方面的因素(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等)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找出资源利用的优势,并论证其开发利用的意义和经济价值,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调查中必须尽可能详细说明每种矿产分布的地点、分布范围、储量、质量、开采条件等方面的情况。

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必须要走在规划的前面,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在资源不清、贮量不明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基本建设规划,必然招致重大的失误,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如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可采贮量没有完全探明之前,就过早地下决心着手铺设油气管道、购置油轮、建设码头,

并在沿线相应地规划布置了许多工业项目,以致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至于一些地区的铁矿、磷矿,不管品位如何,运距有多远, 只要认为有需要就盲目开采,不计经济效果,这样的例子也有所见。在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时,还必须充分重视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及资源的开发对地区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各类“废物”提出综合利用的方案。如有些采矿冶炼工业,由于规划设计不同,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上未作考虑, 造成很大的浪费。例如某有色金属公司是一个大型的硫铜矿,在设计和建设中“弃硫吃铜”,光把铜作为主产品,结果每年放空的含硫烟气相当于 17 万吨硫酸,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并且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该矿可采的资源储量不足,而设计的开采规模过大。当时却把希望无根据地寄托在边缘矿床的大量发现上,势将引起“竭泽而渔”,引起矿区过早报废的恶果。这些深刻的教训应该记取。

(四)建设条件的调查和分析

与工业生产关系最密切的建设条件是用地、用水、用电、交通条件。一般是在搜集现有城市和居民点分布情况、水利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可能开辟为新工业点和作为工业备用的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踏勘,搜集必要的资料。在用地条件方面,应考虑地形,坡度, 地面开阔情况,标高,土质及地下水位等有关资料;用水条件方面,应考虑规划区内水资源和水量平衡状况,工农业用水分配,工业区和耗水量大的企业的供水水源有否足够保证,水质能否满足工业的需要及供排水条件等;用电方面,了解电源分布情况,输电方式,供电有无保证,调节是否灵活等; 对外交通方面,要了解现有运输线路、港口、站场的分布及运行情况,能否适应发展的需要,以及新辟运输线路、港口、站场的可能性等。

(五)劳动力条件的调查和分析

了解现有企业职工人数和技术熟练程度,劳动力资源的储备和来源情况

(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工业劳动力增长的关系,从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人口的速度和数量等)。

(六)环境质量的调查和分析

了解现状的环境污染程度和污染原因,调查现状环境保护措施,对现状环境质量作出分析与评价;了解规划的工业项目对地区环境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