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局势

1971 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独立后,巴基斯坦与印度、孟加

拉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步有所改善。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于 1972 年 6 月前往印度西姆拉与印度总理英·甘地举行会谈,两国签署双边关系协定, 表示同意逐步恢复两国关系并使之正常化,两国部队撤回到国际边界各自一侧,尊重 1971 年底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停火而造成的实际控制线,释放战俘。根据西姆拉协定,巴基斯坦收回战时被印度占领的领土。布托执政之初,还释放了被巴基斯坦逮捕并判死刑的孟加拉国当选总统穆吉布·拉赫曼。后来巴基斯坦接受盂加拉国独立的现实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南亚次大陆紧张局势的和缓是有限的。印巴关系时起时伏。孟加拉国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后来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教徒越境进入印度。印孟两国在恒河河水分享问题和海上划界问题上也存在严重分歧。南亚主要国家间不甚融洽的关系,使其成为较晚开展区域合作的地区。

美国曾试图同时与印巴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但由于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支持巴基斯坦,70 年代美印关系恶化。美国时常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但由于巴基斯坦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在南亚的影响下降。印

度是与苏联关系最密切的不结盟国家,1971 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但印度不支持苏联提出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计划,不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在 1974 年进行核试验。70 年代初英国军事力量撤出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后,苏联海军进入印度洋。70 年代中期美国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建立海空军基地。美苏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引起沿岸国家不安。

印、巴、孟三国政局也发生变化。英·甘地执政期间,印度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经济,基本实现粮食自给。1975 年地方法院判决英·甘地在大选中有舞弊行为,反对派乘机发起倒阁,英·甘地宣布实行紧急法和新闻检查,逮捕反对党领袖。1977 年 3 月国大党在大选中失败,人民党执政,德赛任总理。1980 年国大党重获议会多数, 英·甘地再任总理。布托执政后推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等社会经济变革, 建立混合经济,军队的政治影响被削弱。变革引起部分城市中产阶级不满。1977 年布托的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受压制的反对党全国联盟要求重新选举,局势失去控制。7 月 5 日陆军参谋长哈克(1924—1988)发动政变上台。后来布托被指控暗杀反对派人士等,于 1979 年 4 月被处绞刑。孟加拉国属最贫穷国家。1975 年穆·拉赫曼在军事政变中被杀。几个月后陆军参谋长齐亚·拉赫曼执政,强调伊斯兰传统,积极拓展对外关系。1981 年齐亚·拉赫曼遇刺身亡。

南亚各国不同程度地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接纳大批阿富汗难民,支持阿富汗抵抗运动。美国支持巴基斯坦抵御来自苏联的压力, 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并通过巴基斯坦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援助。印度希望,在苏联扶持的阿富汗政权巩固后,苏军分阶段撤退,但反对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先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