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缓和与多极化趋势(70 年代) 1.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1)国际局势新变化与美苏力量对比

60 年代末国际局势发生了某些新变化。这主要表现为美国在战后初期获得的优势地位相对削弱,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相对增加。这些变化是长期累积而成的。随着战后 20 多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经济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明显降低。这种状况在越战期间进一步显现。由于越战导致军费剧增和政府推行社会计划,美国财政状况逐渐恶化。约翰逊政府出于政治原因不愿增加税收。通货膨胀率逐年上升。尼克松政府试图通过紧缩遏制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未得到制止,还出现了经济停滞。这种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即所谓“滞胀”的局面,此后长期困扰美国和西方经济。到 1970 年,美国出现了战后首次对外贸易逆差。这标志着美国已经从战后初期所处的巅峰向下滑落,它影响和干预世界事务的能力也相应下降。美国通过越战还认识到,它所拥有的庞大军事力量并不总是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有效手段。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继续增长。在美国身陷越战之际, 苏联在世界各地的影响显著增强。20 多年来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显著增加,使西方联盟内部关系发生某些变化。西欧一些国家联合自强,特别是法国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在世界政治中发挥更加独立的作用,在东西方关系中也开始采用某些主动行动。它们的影响和作用是美国也不能忽视的。中国仍然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但拥有众多的人口、广阔的国土、巨大的潜力,特别是60 年代初以来奉行不同于美苏的对外政策,并拥有独立核力量,成为世界政治中活跃的独立因素,在东亚和世界上拥有日益广泛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后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奉行不结盟政策,并开始进一步争取联合维护经济权益。这些使世界的面貌与战后初期显著不同。美国以及苏联已不可能独自决定世界事务。

1971 年 7 月 6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1913—1994)发表演说,承认战

后 25 年来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他认为,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已不再完全占支配地位;世界上出现了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促使它们构成一种稳定的均势,可以使美国保持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这意味着美国将采取适合国际局势新变化的对外政策。

美苏军事力量对比也发生重大变化。

美国在越南投入巨大军事力量,使它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事力量相对减少,投入其他军事领域的费用也相对减少。战后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重点的欧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由于力不从心,美国在 70 年代初修改常规战略方针,放弃在欧洲和亚洲各打一场较大规模战争,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较小规模战争(即“两个半战争”)的设想,提出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战(即“一个半战争”)的设想。在核力量方面,60 年代初美国具有明显核优势时,曾根据“相互确保摧毁”的理论规定了战略核力量的数量指标,1967 年达到指标后核

武器数量便基本稳定下来。

苏联经济在 60 年代保持增长,尽管增长率已低于 50 年代。到 60 年代末,某些与国防有关的工业品产量接近美国。苏联在保持陆军数量优势的同时,海、空军迅速发展,70 年代初海军舰队已在各大洋游弋。常规军备质量也明显提高。苏联在 60 年代全力扩充战略核力量,60 年代末战略导弹数量大体与美国相当,并仍在继续增加。这标志着美苏军事力量已大体平衡。

对苏联来说,军事力量大体平衡使其可以同美国平等地进行裁军谈判,通过谈判缓和东西方关系又可以加强双方的经济交往,使其能从西方获得急需的资金和技术,给困难重重的经济注入活力,以尽快缩小在综合经济实力上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并集中力量提高军备质量。美国并不想听任苏联处于平等地位甚至取得优势,但摆脱越战造成的严重困难、改变战略上严重失调的局面、发展更先进的武器系统等都需要时间。一定程度的缓和可以提供时间。况且,就美苏两国的战略核力量而言, 既有的数量已足够多次摧毁对方,再增加核军备数量已无实际军事意义。所以,美苏两国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东西方关系。地处东西方对峙前沿的西欧更希望局势有所缓和。它们已经可以凭借日益增强的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美苏对峙,促进缓和进程。

1969 年 1 月在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时呼吁用谈判代替对抗。3 月勃列日涅夫提出通过东西方对话实现欧洲缓和。两年后苏共二十四大提出以缓和为中心的和平纲领。从 1969 年 11 月起,美苏开始进行由于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延迟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此后,美苏以及东西方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旨在缓和关系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