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年代末以前的改革与发展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各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战后初期积存的问题受到触动,但除波兰和匈牙利外都未得到彻底解决;经济继续快速发展,迅速实现工业化,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同西欧的经济差距有所缩小。50 年代末、60 年代初起,各国先后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改革的方向和程度不尽相同,开始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体制。各国的国内政治路线和对外政策也出现差别。60 年代后期起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降低,出现较多困难。到 70 年代,经济困难加剧,多数国家市场供应紧张。70 年代各国先后出现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

南斯拉夫。50 年代初推行工人自治,由工人委员会全面负责企业经营。1965 年起赋予企业支配大部分利润、决定投资和价格的权力,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治上实行联邦制和地方自治,各共和国和区享有很大自治权,联邦政府仅管理全国性事务,在为数不多的领域发挥协调地方和自治团体利益的作用。集中统一的南共联盟在多元政治结构中发挥引导作用,不直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这种自治制度在当代世界各国中是非常独特的。它建立在多民族和多宗教,任何民族的人口都不占多数,各民族的历史关系复杂,组成统一国家的历史极短,并且处在极其特殊的国际地位等显著特点的基础上。实行自治制度后,在铁托在世时,南斯拉夫在东欧各国中是政治较稳定、经济较活跃的。南斯拉夫奉行自主、非集团、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与东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保持良好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有广泛影响。

波兰。哥穆尔卡执政后推行一系列改革。在政治上,扩大议会权力, 使其充分行使立法权;允许其他政党发挥较大作用;根据天主教影响广泛的特点放松对教会的限制;取消书刊检查。在经济上,解散 80%的农业合作社,成为个体农民比重最大的东欧国家;扩大企业自主权;恢复工人委员会。改革经常面临来自苏联等国的政治压力。60 年代改革停顿, 行政主导的工人自治会议接管工人委员会的职权,恢复书刊检查,财政经济状况下降。1970 年 12 月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工人为抗议提高食品价格举行罢工和游行,政府派保安部队干预造成伤亡,随后什切青罢工委员会接管城市权力。事件导致哥穆尔卡下台,盖莱克任波党第一书记。

盖莱克执政后,提高工人收入,刺激消费,大量借外债发展工业。通货膨胀隐患并未消除。1976 年再次因物价问题发生大规模罢工和游行。

匈牙利。卡达尔执政后实行广泛的和解政策,努力消除 1956 年 10 月事件的后果。在政治上,解散保安部队;匈党各级领导人不在政府任职,广泛任用党外专家;对绝大多数 10 月事件参加者不予追究,鼓励流亡海外者回国。在经济上,提倡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提高农产品价格; 重点发展轻工业。国内政局迅速恢复稳定。1964 年起制订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相结合的经济改革方案,1968 年全面实施。内容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权;改变价格形成机制,实行固定、浮动、自由三种价格;允许发展私人经济和外资企业;国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指导经济。新体制促进了经济发展,使匈成为经互会中经济体制最灵活、市场最繁荣的国家。卡达尔因此获得较高声望。70 年代中期世界性石油危机后,匈未能及时调整政策,经济陷入困境。

捷克斯洛伐克。苏军占领后,《行动纲领》被废弃,仅联邦制得以实行,斯洛伐克获得自治权利;继续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同时提高物价、控制工资、增加消费品供应;大批捷共党员退党或被开除;公众中滋生追求物质生活的风尚,远离政治。捷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水平在东欧各国中仅次于东德。70 年代起,包括杜布切克在内的改革派人士不断发表不同政见。1977 年 1 月原捷共干部、知识界人士等数百人签署并发表“七七宪章”,要求当局奠定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民主德国。1953 年以后政局尚属平稳。由于大量人口通过西柏林外流,于 1961 年 8 月修筑柏林墙。1963 年实行新经济体制。内容包括:组建大型工业联合体;减少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权限;主要以利润衡量企业工作并与职工收入相联系。70 年代初改革停顿。1971 年昂纳克(1912

—1994)取代乌布利希任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昂纳克强调提高生产率、经济集约化和提高社会福利。东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但落后于西德。

保加利亚。日夫科夫(1911—)自 1954 年长期担任保共中央第一书记,政局平稳。60 年代中期起改进管理经济的办法,减少计划指标,加强物质鼓励,在农村组建农工综合体。

罗马尼亚。1965 年齐奥塞斯库(1918—1989)任罗共中央第一书记后,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仅限于企业可根据国家计划制订其生产计划报国家批准;强调高积累、高速度和发展重工业,从 70 年代末起经济日益困难;罗共的作用和齐奥塞斯库个人的权力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个人崇拜,思想教育不断强化;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反对苏联充当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较少参加华约军事活动,反对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注重发展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有广泛影响。

阿尔巴尼亚。霍查(1908—1985)长期担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保持计划经济体制;坚持传统的政治路线,主张“不断革命”, 60 年代末开展“文化革命”,在阿党内多次进行政治清洗;在对外关系上长期保持孤立,与南斯拉夫的关系随苏南冲突破裂,60 年代初与苏联决裂,停止参加华约和经互会活动,70 年代后期结束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长期拒绝与美国等国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