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政局
进入 80 年代以后,印度和巴基斯坦注重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对经济
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国内政局继续发生变动。
印度。英·甘地重新执政后,放宽对私人经济的限制,实行有限的对西方开放,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经济继续保持增长。80 年代初国内锡克教徒分离主义运动高涨,在部分地区演变为有武装的骚乱,政府派军队镇压,造成大量伤亡。1984 年 10 月英·甘地被锡克人刺死,其子拉·甘地继任总理。拉·甘地主张消除国内分歧,维护国家统一,使政局保持稳定;在经济上,进一步放宽对私营经济和外资的限制,积极整顿国营经济,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速度加快;采取更灵活的对外政策, 并卷入斯里兰卡国内政府与泰米尔人的冲突。1989 年底国大党在大选中失利,由人民党等组成不稳固的少数派联合政府。1991 年 5 月拉·甘地在竞选时被泰米尔人刺死。6 月国大党再次执政,拉奥任总理,政局大体稳定,经济上进一步开放,市场机制的作用更为显著,经济继续发展。
巴基斯坦。哈克任总统后国内恢复稳定,实行一定程度的伊斯兰化。1985 年取消军法管制,穆斯林联盟的居内久任总理,经济有所发展。1988 年 5 月哈克再次解散国民议会,解除居内久职务。8 月哈克因座机爆炸去世。11 月举行大选,布托之女贝·布托领导的人民党获胜,贝·布托在军队认可下任总理。1990 年 8 月总统伊沙克·汗在军队支持下解除贝·布托职务,反对派谢里夫执政,经济政策更趋灵活,保持发展势头。1993 年伊沙克·汗和谢里夫在人民党和军队压力下辞职,贝·布托通过选举再度执政,政策更趋稳健,继续推动国家发展。
斯里兰卡。西·班达拉奈克领导的自由党在 1977 年下野,统一国民党在此后长期执政,贾亚瓦德纳、普雷马达萨先后出任总理和总统。80 年代后期,北方的泰米尔人分离运动高涨,政府和泰米尔武装组织发生长期武装冲突,印度军队曾进驻斯里兰卡北方。斯里兰卡长期实行紧急状态,政府难以控制局势。1993 年 5 月总统普雷马达萨被炸死。在 1994 年大选中,班达拉奈克之女库马拉通加领导的人民联盟获胜,库马拉通加先后任总理和总统,西·班达拉亲克再任总理。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未能有效控制阿富汗全境,以巴基斯坦和伊朗为基地的抵抗运动日益壮大、活跃。1988 年 4 月,在联合国主持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以及苏联和美国签署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1989 年 2 月苏联按协议完成从阿富汗撤军。此后,阿富汗国内各派之间的冲突仍长期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