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相互关系

1971 年尼克松宣称西欧和日本是与美国、苏联、中国并列的力量中心。这意味着美国已经明确认识到,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的西欧和日本已经开始摆脱依赖、从属于美国的境地,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美国依然是超级大国,依然在西方联盟中发挥领导作用,以联合各国共同抗衡苏联。但是,这种领导作用将建立在更加尊重西欧和日本的利益和意志的基础上,西方联盟内部关系将向“伙伴关系”的方向调整。

美元危机、石油危机、经济衰退和美苏缓和都关系到西欧的切身利益。70 年代美欧之间围绕这一系列变化艰难地调整关系,西欧联合继续发展。

70 年代初首先影响美欧关系的是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美国停止接受美元兑换黄金使巨额美元滞留西欧,实际上是向西欧转嫁通货膨胀; 征收进口附加税则是向国外输出经济衰退。这促使西欧各国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加强经济、货币、财政乃至政治方面的合作。欧共体积极主张削弱美元的地位,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筹划建立欧洲货币同盟。1973 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共体,六国扩大为九国。英国首相希思在英国加入欧共体时说,欧洲必须成为“美国的名副其实的伙伴”。美国注意到西欧的变化。为改变越南战争以来忽视欧洲的倾向并调整美欧关系,基辛格称 1973 年是“欧洲

年”,尼克松政府还提出制订“新大西洋宪章”,使西欧分担更多的义务。西欧对此并不热心,认为美国是想保住对西欧的影响,不利于西欧谋求更大的独立决策权。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西欧各国改变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与美国保持距离,一些国家甚至禁止向以色列运送军火的美国飞机和船只过境或停靠。1973 年 12 月欧共体首脑会议强调“欧洲特性”,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随后与阿拉伯国家探讨经济合作等问题。美国对此反应强烈,尼克松在 1974 年 3 月声称,如此下去美国国会可能拒绝批准有关欧洲安全的防务拨款。不久,法国总统蓬皮杜去世,对美国态度强硬的法国外长若贝尔未进入新政府。1974 年 6 月北约首脑会议签署大西洋关系宣言,强调美欧之间的友好、平等、团结,表示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法国独立核力量的作用也得到承认。美欧关系趋向平稳。同年 12 月,上任不久的美法两国总统福特和吉斯卡尔·德斯坦在法国海外领地马提尼克岛会晤,同意在与能源有关的问题上合作,重申法国与北约的合作。对美欧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的美法关系由此得到改善。

1975 年 11 月,在吉斯卡尔·德斯坦建议下,美、英、法、德、意、日六个主要西方国家首脑在巴黎近郊的朗布依埃举行会谈,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决定以后每年轮流在各国会晤。次年起加拿大与会,参加国成为七国。七国首脑经济会议是美国、西欧和日本之间协调经济政策的新机制,后来还讨论政治问题。这是西方国家间关系向平等的伙伴关系方向发展的具体步骤。

欧共体在 70 年代进一步发展,除由六国扩大为九国外,政治与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1970 年开始定期举行外长会议,1972 年 10 月决定加快建设欧洲联盟,1973 年底发表关于“欧洲特性”的声明。1974 年以后, 法德首脑吉斯卡尔·德斯坦和施密特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关系,法德轴心进一步加强,欧洲建设步伐加快。1974 年底欧共体决定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后将其发展为欧洲理事会,成为欧共体最高政治机构。1976 年九国就欧洲议会普选问题达成协议,1979 年 6 月举行首次普选。1978 年 7 月在法德建议下决定创建欧洲货币体系。内容包括:刨建“欧洲货币单位”, 作为货币体系中心汇率的计算标准和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结算手段;改进联合浮动制度,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对内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设立欧洲货币基金,加强干预外汇市场和提供信贷的能力。西欧在对外政策上也进一步增强独立性。70 年代后期美苏缓和停顿后,法国仍同苏联保持特殊关系,两国首脑相互访问。西欧国家与苏联、东欧的经济合作仍有发展。西欧比美国更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1975 年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 46 个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签订协定,规定:欧共体向非、加、太国家提供单向贸易优惠,即后者向欧共体出口的全部工业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免税和不受数量限制;非、加、太国家向欧共体出口的某些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到一定水平时,可向欧共体设立的专门基金申请补偿;欧共体增加对非、加、大国家的财政援助。洛美协定多次续签,参加国和优惠范围有所扩大。此外,法国和法语非洲国家还发展了特殊的合作关系。

70 年代后期美国与西欧在战略问题上的分歧日益突出。缓和开始后,西欧担心美苏达成不利于西欧的协议,即搞所谓“越顶外交”,还

担心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1976 年苏联开始部署针对西欧的 SS—20 型陆基中程导弹。这种导弹不在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范围内,也不在中欧裁军谈判的范围内。西欧认为美国对此并不在意。1977 年美国透露出一个总统备忘录,称一旦欧洲发生战争,美国准备放弃部分西欧领土。这加重了西欧国家的疑虑。1977 年 10 月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提出欧洲军事力量平衡问题,主张东西方各类力量保持“低水平均势”,要求战略武器均势与战术武器均势“挂钩”。1978 年北约决定实行战区核力量现代化,美国也准备在西德部署中程导弹。这不是西德希望的低水平均势, 还会使西德处于敏感的特殊地位。1979 年 1 月美、英、法、德在瓜德罗普岛举行首脑会议。这是西德首次以平等地位与西方战胜国一起参加首脑会议。会议决定:要求苏联停止部署并拆除已部署的中程导弹;如果苏联拒绝此项要求,北约将在 4 年后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年底,

北约正式作出“双重决定”:敦促美苏举行中程导弹谈判;如到 1983 年底未达成协议,北约将在德、英、意、比、荷部署美国中程导弹。但美欧对决定有不同理解,美国重在部署,西欧重在谈判。此后,西欧、特别是西德仍对美国核战略的可信性和强硬的对苏政策持保留态度。80 年代初德、法、英、意不顾美国的反对和制裁,坚持签订并履行从苏联大量进口天然气和援助苏联修建天然气管道的协定。这些争执显示了美国和西欧的战略利益有着明显差异。

塞浦路斯希腊族人占 80%,土耳其族人占 18%,两族经常发生冲突。1974 年 7 月希腊军政权支持塞浦路斯希族军人发动政变,土耳其根据保证塞浦路斯独立的条约,以保护士族人安全为由派军队在塞浦路斯登陆,占领塞浦路斯 40%领土,从此塞浦路斯希、土两族长期对立。希腊军政权被迫下台。希、土两国同为北约成员国。希腊对美国偏袒土耳其强烈不满,于 1974 年 8 月退出北约军事机构,使北约南翼受到损害。美国曾对土耳其实行武器禁运,1976 年又分别向希、土两国提供援助,以保持在希、土的美军基地。此后,希、土两国因塞浦路斯问题和爱琴海大陆架归属问题长期关系紧张。

70 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大国和仅次于加拿大的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世界政治中作用极其有限,与其经济地位形成反差。越南战争后期美国军事力量从亚洲收缩,尼克松政府希望日本分担亚太地区的防务责任,增加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1969 年美国同意将冲绳归还日本,日本同意美国可在紧急情况下提出在冲绳存放核武器。这个多年影响美日关系的问题由此获得解决。60 年代日本纺织品大量销往美国,美国纺织业受到冲击。1969 年美国要求日本限制纺织品出口,并威胁实行严格的进口限额。经过艰难的谈判,1971 年 10 月美日达成纺织品协议。这表明美日经济关系进入激烈竞争的新阶段,两国贸易摩擦从此不断增加。日本将 1971 年基辛格访华和美国新经济政策称为“尼克松冲击”,抱怨美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上不向日本通报和听取日本意见。日本后来先后推行以日美合作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全方位外交”、“自主选择外交”,使外交上追随美国的情况有所改变, 美日关系向美国居领导地位的、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的方向发展。日本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加深。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日本提出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争取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在相

当程度上得到美国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