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变革

  1. 和谈与内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次大战的组成部分。中国最早遭受日本侵略, 以较弱的国力进行了长达 8 年的全面抵抗,这是世界各国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抗战胜利为蒙受长期战乱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恢复与重建的机会。国民党领袖蒋介石(1887—1975)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是中国

的合法政府,拥有 400 多万军队。但抗战初期以来,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日军进攻下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成为被占领的沦陷区。国民党力图在胜利后接收全部沦陷区,在政治上维持一党专政,在经济上维护国家垄断集团的利益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初期起在国民政府丢弃的敌占区领导了艰苦的、卓有成效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大量日军,建立了广大抗日根据地和相应的地方政权。抗战胜利时中共领导的解放区有近 1 亿人口,军队 91 万人,

民兵 220 万人。中共在国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增长。抗战中后期,中共领袖毛泽东(1893—1976)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纲领,要求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组成联合政府,在“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他认为这是符合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状况的。

国共两党分歧的焦点是抗战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在美苏从合作走向冷战的背景下,两党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和谈与内战。

战后初期美苏两国的对华政策都是为了落实雅尔塔体系的有关内容。日本投降后,美国支持国民政府垄断受降,迅速恢复对沦陷地区的控制;同时敦促国民党在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的前提下组成容纳共产党人的政府,以便建立统一的、有效的统治。美国试图以此确保它在中国和东亚的地位。美国的政策得到苏联的赞同。在美国推动国民政府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安排同苏联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和有关协定后,苏联

再次确认国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和蒋介石的“领袖地位”, 并要求中共随着美苏妥协在国内同国民党妥协。中苏协定包含雅尔塔会议规定的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特殊权益的内容。国民政府认为这有损中国主权。它签署这些协定,是由于美国的压力,也是为了确保苏联的承认和换取苏联在国内问题上的某种支持。

1945 年 8 月底,毛泽东在蒋介石邀请下、在美国驻华大使陪同下前

往重庆。蒋介石和毛泽东以及国共两党代表经过商谈和谈判于 10 月 10 日达成“双十协定”。双方确认长期合作,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决定结束国民党“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保障民主自由权利,党派平等,实行普选和自治。但在谈判期间和以后,国民政府加紧在全国部署军队,向中共在抗战时从日军手中夺得的战略要地和交通线推进。双方不断发生军事冲突。此外,双方都力图控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东北地区。

1945 年 12 月美国特使马歇尔到中国“调处”国共争端,杜鲁门发表声明要求中国实现民主和统一,苏、美、英外长会议也要求中国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实现团结和民主化。 1946 年 1 月国共两党宣布停战,并在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上达成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协议。协议规定:组成国民党和国民党以外人士各拥有一半名额的临时联合政府;召集国民大会制订宪法;实行议会制,立法院由直接选举产生; 实行地方自治;实行军党分立、军民分治、以政治军。2 月国共两党在马歇尔参与下达成“整军方案”,规定陆军由国共军队按 5∶1 的比例混合编成,复员编余人员。但在东北问题上未达成协议,那里的冲突也未停止。蒋介石对政协协议并不满意。3 月国民党推翻了政协会议通过的宪法草案。政协协议还未落实就被废弃,国内和平前景暗淡。美国虽然不满意蒋介石的做法,但为维持亲美政权,仍向国民党提供用于准备内战的军事援助。中共在争取和平的同时,也开始为进行自卫战争做准备。

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再起。在此之前不久,毛泽东针对冷战开始后国内外流行的对国际形势的悲观估计指出,美苏关系不会破裂,它们迟早要妥协;这种妥协不要求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① 。这表明,在内战发生时,中共将不理会雅尔塔体系对中国国内政治所作的安排,而要根据对中国情况的独立判断制订对策。1946 年底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1947 年初马歇尔离华,国共谈判随即完全破裂。此后,中共将以迫使国民党继续和谈为目的的自卫战争转变为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为目的的解放战争。

1947 年中共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发起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国民党坚持内战反对和谈的政策及其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遭到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1948 年国内形势发生根本转变。在军事上,共产党的力量超过国民党。在政治上,中共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拥护,国民党彻底孤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的战略决战,中共在 1949 年初控制了长江以北主要地区。4 月解放军渡过长江,迅速解放全国。国民党在大陆的各级政权均被摧毁,残余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184—1185 页。

势力败退台湾。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战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冲破了雅尔塔体系的约束,改变了东亚的政治力量对比,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