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的变化

阿拉伯国家为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形成的不战不和局面所困扰。1970 年纳赛尔去世,萨达特(1918—1981)继任埃及总统,继续向苏联寻求援助,1971 年苏埃签订友好合作条约。1972 年美苏首脑会谈主张冻结中东现状,苏联遂拒绝向埃及提供先进武器。不久萨达特命令苏联顾问撤离埃及,并开始与叙、约等国商讨共同战略。后来阿拉伯产油国同意用石油支持反以斗争。1970 年阿萨德(1930—)接管叙利亚政权。

1973 年 10 月 6 日埃及军队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奈半岛,叙利亚军队在伊拉克、约旦、沙特阿拉伯军队参与下进攻戈兰高地。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埃、叙军队迅速取得进展,以色列向美国紧急求援。随后以军反击,战场形势逆转。同时阿拉伯产油国提高油价、对美国实行禁运, 西欧也不再支持美国和以色列。22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 338 号决议, 要求双方就地停火。苏联空降部队曾进入戒备状态,拟前往中东监督停火,尼克松命令美国全军处于戒备状态,苏联遂放弃原计划。战争随即结束。

美国在停火后充当阿以之间的调解人,基辛格频繁往来穿梭。1974 年埃、叙军队先后与以军脱离接触,埃美复交,埃及转向接受美国援助。1975 年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1976 年埃及废除苏埃友好条约。1977 年

11 月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与以色列总理贝京(1913— )会晤。这

是近 30 年来首次阿以首脑直接会谈。1978 年 9 月萨达特和贝京在卡特主

持下在美国戴维营达成协议,规定互不使用武力、缔结和约、以军逐步撤出西奈半岛。1979 年 3 月埃以在华盛顿签署和平条约,宣布结束战争状态。1982 年 4 月以军撤离西奈半岛。然而,戴维营协议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内容长期未得到执行。

埃以单独媾和遭到阿拉伯国家普遍反对,埃及被停止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资格,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与埃及断交。1981 年 10 月萨达特遭埃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杀害,穆巴拉克继任总统。叙利亚等国组成拒绝阵线,坚持用武力解决阿以争端,得到苏联的支持。沙特阿拉伯等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主张在中东地区所有国家和平相处的基础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1982 年 9 月在摩洛哥的非斯举行阿盟首脑会议,在沙特阿拉伯主张的基础上制定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非斯方案”。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 50 年代开始反以斗争。1964 年主要巴勒斯坦人组织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 年阿拉法特(1929— )任执委会主席。巴解在以色列的邻国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境内设有基地。1970 年巴解游击队因对约旦致力于同以色列和解不满,与约军发生冲突,叙利亚军队介入,后又在美、以、苏的压力下撤退,巴解总部和军事力量被迫离开约旦,迁往黎巴嫩。1974 年巴解被阿盟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后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黎巴嫩居民分别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派繁杂,政党众多,1943 年独立时形成固定的权力分配格局,70 年代各派冲突日趋激烈。巴解总部和军事力量进入黎巴嫩后, 卷入黎政治斗争,黎巴嫩各派对巴解和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严重分歧。1975 年黎巴嫩发生内战。1976 年叙军进入黎东北部贝卡谷地,与黎基督教派时有冲突。1978 年以后以军多次进入黎南部,企图消灭巴解游击队,赶走叙军。1982 年 6 月以军大举入侵黎巴嫩,攻占大部分巴解基地,摧毁贝卡谷地的叙军导弹基地,包围穆斯林聚居的贝鲁特西区。8 月巴解总部被迫从西区迁往突尼斯,巴解军事人员和叙军也被迫撤出西区。9 月以军以黎巴嫩总统遇害为由短期进入西区,与黎基督教民兵一起杀害大批巴勒斯坦难民。这次以军入侵亦称第五次中东战争。此后,以军长期占据黎南部,黎巴嫩各派冲突仍持续。

1969 年利比亚青年军官卡扎菲发动政变,推翻君主制。70 年代中期, 卡扎菲发动“人民革命”,推行伊斯兰社会主义,对外倡导泛阿拉伯主义,对西方和以色列持激进的反对态度。70 年代一些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黎巴嫩等国的伊斯兰教激进组织在西欧和黎巴嫩等地从事针对西方和以色列的恐怖活动。利比亚和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在一定程度上向这些组织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