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

(1)10—14 世纪初的波兰

9 世纪中叶,西斯拉夫人的部落在波兰尼的名义下形成政治性共同体, 以抗击德国人、波希米亚人、匈牙利人的进犯。当时有以科拉科夫为中心的小波兰公国(维拉斯公国)和大波兰公国。10 世纪末,大波兰公国统一其他部落,建立了古波兰国家。966 年,为与德国人修好,国王皮亚斯特家族米埃什科一世(960—992)皈依基督教。

波列斯拉夫一世(992—1025)时期,波兰的封建制度开始建立。国有土地由国王占有。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要交纳贡税,并且承担沉重徭役:长途运输、修桥筑路等;他们不依附于任何个人,具有自由身分。统治农民的国家基层政权,由兼有民事和军事权力的社长(屯官、城守)领导。此外, 王公贵族也占有部分土地,由依附农民耕种。波列斯拉夫企图将所有的西斯拉夫人联合在他的统治之下,不断扩张波兰版图,但受到德国势力的限制。德国皇帝亨利二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迫使波列斯拉夫放弃曾经占领的波希米亚和卢塞舍(1005)。米埃什科二世(1025—1037)统治时期,王族内部纷争不断,给予邻国干预的借口,国土接连丧失。国内矛盾也日益激化,1037 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卡西米尔二世(1038—1058)在德皇亨利三世的帮助下,恢复了国内秩序,并收复了大部分领土。作为“回报”,卡西米尔自动放弃了“王”的称号,依附于德国。波列斯拉夫二世(1058—1079) 在教皇与德皇的斗争中,不遗余力地支持教皇,得以抵消德国的压力,恢复了“王”的称号。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波兰一直保持着独立。

进入 12 世纪,波兰逐渐陷入封建割据。波列斯拉夫三世(1102—1138) 死时,将国土分给诸子,形成五个公国。各公国名义上受波兰大公管辖,实际上各行其是,独霸一方。王公贵族也同时获得封建特权,免除税赋,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和司法特权。此后,各诸侯国以及封建贵族之间战争不断,国家经常陷入长时期的封建割据状态,邻国也时常入侵。1226 年,为了对付入侵的蒙古人,条顿骑士团被引入波兰,形成国家统一的长期后患。封建割据的局面一直持续到 14 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