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权的衰落

英诺森三世以后,几任教皇继续奉行教权控制世俗政权的政策,但教皇的权威逐渐衰退。这既是对英诺森三世及其几位继任者过分介入世俗政治的反叛,也是主权国家兴起的必然结果;自然,也隐约预示了信仰的时代的终结。

  1. 世纪,各国政权逐步完善了对世俗社会的统治,中世纪初期的无政府状态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在社会尚未确立秩序的年代,人们欢迎教会出面维护秩序,管理世俗事务,对其因此而获得物质利益也尚能容忍;此时,教会对世俗事务的干预,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感。人们抱怨:基督教世界的最高牧羊人应该带领基督的羊群,而不是去剪羊毛。

在世俗社会逐渐确立秩序的过程中,世俗事务与宗教事务分离的思想也缓慢地形成了。巴黎的约翰(1241—1306)主张:教会是一个精神团体,它的任务就是主持圣礼,没有必要干涉世俗事物。他说:“牧师在精神世界内是优越的,反过来说,在世俗事务中统治者是优越的。”但丁(1265—1321) 在《论帝制》中说:皇帝的权力直接来自罗马人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这地位乃上帝所直接授予,并将一直延续到世界的末日,它保障人们现世的幸福, 正如人们在精神方面的幸福有赖教皇的保障一样。帕都亚的马西格里奥(1290

—1343)的论文《和平的捍卫者》认为:宗教与国家是两种不同的领域,它们应依据各自的原则处理自己的事务。宗教的范围是超自然的世界,它的原则是理性不能证明的信仰原则。政治涉及的是自然的物质世界,是人类的世俗事务;国家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一个更高的权威来指导。

随着主权国家的形成,国家对于自己内部存在着享有高度特权、并受国际力量控制的教会,也越来越不能容忍了。民族教会的思想随之形成。英国的威克里夫(1330—1384)认为教会应放弃财产,安贫乐道,应建立不依赖外国势力的廉俭的民族教会。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捷克首先建立了胡司派民族教会。在巴塞尔宗教会议(1431—1449)上,首次承认了独立的民族教会——圣杯派教会组织。

13 世纪下半叶,教皇再运用开除教籍的手段制裁世俗君主,就已经失去以往的效力了。1296 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发布《教俗敕谕》, 以开除教籍相威胁,禁止皇帝、国王或任何贵族,以任何名义向教会征捐税和贡物。英王爱德华一世对此置之不理。得到三级会议支持的法王腓力四世则禁止金银出境,断绝了教廷的财政来源,对教廷财政形成巨大压力。卜尼法斯不得不暂时让步,但 1302 年又发出《神圣一体敕谕》,宣称“对任何人来说,要获得拯救就必须绝对顺从罗马教皇。”对此,腓力做出强烈反应, 于 1303 年 9 月与卜尼法斯的政敌配合,在阿纳尼夏宫拘捕了卜尼法斯,准备押解回国审判。因当地居民的压力,卜尼法斯很快被释放,但其高傲的心性

难以承受此巨大变故,不久就逝去了。继任者本尼狄克十一世(1303—1304) 不得不对法国采取妥协政策。其后的克力门五世(1305—1314)的对法政策完全屈服于腓力,并将教廷迁至法国境内的阿维尼翁。

1378 年,教会分裂。罗马教廷和阿维尼翁教廷同时选出了两个教皇。西方基督教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法国支持阿维尼翁教皇,德国的大部地区和意大利则支持罗马教皇。教会权威进一步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