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切实抓好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保证教学任务按时按质按量顺利完成的前提,不管教学内容如何,都应贯穿一节课的始终。这是一项细致而微妙的工作,它需要技术, 也需要艺术,通常可以采用下列五种方法进行组织教学。

  1. 课前转移法。这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有趣的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上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前,教师提前 2 至 3 分钟到达教室门口,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看到老师,绝大多数都会自觉地停止课间活动,自然地回到教室,静候老师的到来。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学习语文的氛围。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导语唤起法。它可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注意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可以说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在讲授新知识前,应设计出新颖而又极富启发性的导语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方面课堂上占用的时间不多,收益却不少。那么,怎样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呢?“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他们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章志光主编《心理学》,76 页)有经验的老师常采用这样的方法。比如,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在讲《孔乙己》一文时就是这样开始的:“鲁迅为什么喜欢《孔乙己》呢? 孔乙己是怎样的艺术形象?悲剧往往使人泪下,但读了《孔乙己》却不使人流泪,是在笑声中完成的,为什么?这样的导语,自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寻找正确答案的冲动,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当然也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了。

  3. 暗示制止法。这是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气十足的初中学生,他们的能力、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又都有差异,要想一节课个个都自觉地认真听讲,是不可能的。对不听讲的学生,既要给予有效的制止又不能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否则就会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应采有借助眼神制止、突然停止讲课引起不听讲的学生的注意,提出与所讲知识有关的问题让不听讲的学生回答等等暗示的方法,给予恰到好处的处理,尽量做到既让不听讲的学生注意听讲,又不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整体效果。因为“注意状态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而分心则是学习的大敌。”(章志光《心理学》 84 页,)

  4. 学习任务制约法。这也是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范读课语,板书课文要点,展示某种挂图,这是常有的事,而在范读、板书、展示的间隙,正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候,因此,教师不能掉以轻心,应在范读、板书、演示之前,教师应先提出有关的问题,调动好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动眼看教材,动耳听朗读,动手画重要内容,动脑思考有关问题,尽量使学生有事可做,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学习层次划分组织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商是有差异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反应快,有的反应慢,这是常见的现象,教师应根据这种现象,有意识地把学生暗暗分成好、中、差三种不同的层次。教学中,要随时留心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表情,随时调节好自己的教学进度。在总体把握的前提下,要区别对待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可以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向深处去钻研所学的知识,向前面去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让中等层次的学生结合课文后面的课堂练习题去掌握“双基”,把握课文要点;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课堂辅导。这样才能避免“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各有收获,决不能一刀切。“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主张在班级教学中实行个别指导。他们认为教学不应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目标,而应以全班每一个学生为目标,应该使全部教学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实行最优的组合。”

(章志光《心理学》408 页),实践证明:这确是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