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语言、美中含情

文学是借语言来雕形描写的。高尔基每部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作为语文教师也应具备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因为教师的语言可以从不同程度感染学生的感情,特别是教师的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情感输入,使他们很快体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师生一同赞美、一同思考、一同悲愤、一同爱和恨。我在这方面教学时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白杨礼赞》一文时,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学生细细地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感情逐渐产生的情况下,我用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抑扬相间的语调范读课文,特别是读到白杨树象征的意义时,像剥笋似地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了中心,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听后,从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启发,这充满赞美之情的朗读,激起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的波澜,使师生共同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

文体和内容不同的作品,教师的声音、语调也要做相应的变化,强弱如同浪中行船,跌宕起伏;有的作品层层深入,渐入高潮,读时语调要步步上升,如同登台阶;有的作品对比鲜明,色彩斑驳,读时要精心安排。以诗歌教学为例,优秀的诗歌往往感情炽热,而诗歌这种感人的力量,都能从朗读中表现出来,因此,绘声绘色的朗读对体会诗人的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前两句音调显然不一样,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情感,在“死”“活”前面都有停顿,这样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对立。“死”“活”都是应该重读的,在朗读中含有感情并采用比较的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假如同是《有的人》里的几句话,用一般形式表达,那就是“有的人虽然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还在人们心里活着”。这只是一种语言表达符号,体现不出作者的爱憎感。

再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通过有感情的教师之口,往往会催人泪下。我教这一节时,怀着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朗读了全文,朗读时, 自己的感情难以抑制,同学们也都流下了眼泪。这种充满情感的朗读,激起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使师生共同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的氛围之中。教师除了要拥有优美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外,还要像演员一样,借助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和姿态等形象的力量来加强感情的表达,激起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学,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要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拨出动人的乐章。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起着重大的作用。教师是指路明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感情,使学生在情感的海洋中获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