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时代特点,把握教材中心,渗透思想教育
现在使用的小学语文课文,选入了许多中外名著、名人故事和历史故事。教这类课文时,就不仅要考虑作品的时代背景,也要考虑到作品的现实意义, 结合时代特点,慎重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渗透思想。在教《詹天佑》一课时, 笔者首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清朝末年遭受列强凌辱的国情,让学生明白清政府无能去修京张铁路,列强为了争夺修筑铁路的权利、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目的,阻挠修筑这条铁路。詹天佑就是在内外巨大压力下,修成了京张铁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爱国”这一中心。又如巴金的《海上日出》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光明的向往之情。在教这类课文时,可不必拘泥于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从课文描绘的自然之美中,挖掘内在的蕴含,并根据今天的时代特点,赋予它更新含义。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蒸蒸日上,不就是一轮初升的太阳吗?让学生畅谈祖国的今天,展望美好的明天。
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就这一点而言,智育包含着德育,小学语文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并不矛盾,只要我们根据小学语文思想教育的特点,方法得当,不做表面文章,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渗透进思想教育,学生是能达到文道兼收、相得益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