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习困惑的早期治疗
在对差生进行治疗教育之际,谁都会感叹:“为什么在成为这样的重症之前不进行治疗呢?确实,分析学业不良的进行过程中不难发现,开始只是极其微小的困惑,然后像滚雪球似地膨胀,经过数年,变成难以治疗的重症。尤其是像数学一类系统性极强的学科,在某一年级有一点小小的困惑,到下一学年就会成为学习的根本性的障碍。这是由于这类学科要求积累式的学习,不掌握前阶段的学力,便不能理解下一阶段的内容。因此,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力的缺陷部分愈来愈大,治疗也就愈来愈难。
一个困惑之所以成为下一个困惑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前阶段的学习中未能学会。在某一节课中倘若学生对某一内容的理解感到困难,到下一节课难
以理解的内容就会更多。这种焦虑一旦过剩,学习积极性就会减退。而学习积极性的减退又将妨碍下一步的学习,使学业不良愈加严重,甚至发展为性格上的不适应。性格方面和适应方面的障碍从根本上说是从课堂生活的小小学习失败中派生出来的。而一旦成为重症的学业不良,仅仅进行补课教学是难以奏效的,还必须包括适应指导在内的长期持续的全方位指导。
由上可见,薄弱环节的早期治疗是何等重要。在早期治疗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差生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未能形成自我评价的心态。因此,他们认识不到学习的早期阶段的困惑。学生倘能早期发现,就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补课,但由于自我评价的心理欠缺而未能实行。为了促进困惑的早期发现, 可以进行小型的诊断性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制定治疗教育的周密的计划。
第二,早期的困惑涉及其基础性的内容,教师容易以为学生不成问题。其实,以为“不成问题”的部分对于差生来说却是难以弄懂的,这正是困惑的发端。因此,在困惑的早期治疗中,必须注意从基础性的、初步的水准开始进行治疗。
第三,差生由于缺乏反复练习的精神准备,治疗效果难以呈现。对一些难点部分即使重教一遍,在一定期间后再次测验时,学生还是忘却了。这是由于教学后的反复练习不够所致。因此,差生的学习中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练习,在早期治疗中应当围绕难点所在进行大量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