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学校单向联系为双向交流

一提到家校结合,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开家长会和家庭走访这些教师“一厢情愿”的单向联系。事实上也是这样,在长期的家校联系上,总是只有教师家访制度,而没有家长校访的习惯,家长又往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上门“告状”的居多。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可以实行“三互”,建立“三卡”,变家校单向联系为双向交流。

实行“三互”,就是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

从互访来看,学校应当有固定的家访日、家长校访接待日,逐步建立家校互访制度。尽量做到既要求教师走访家长,又倡导家长走访教师;既有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又有家长应邀的座谈会;既有口头交流,又有书面联络。鼓励家长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如节日庆祝活动,团队会,运动会等等。通过互访,教师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而且可以掌握他们在家庭这个“小世界”中所处的角色地位;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学生群体中的位置和在教师心目中的印象。这样,教师、家长对学生的看法逐步趋于一致,为形成教育合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互励来看,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听取家长意见,改进工作,同时对家长成功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学校和家长互相支持,互相勉励,互相促进,共同搞好学生的教育。

从互谅来看,由于家校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增进了互相理解,使家长们体会到教师工作之甘苦,主动配合教育。这样,教师、家长互相信赖、体谅,使学校和家庭配合更加默契。

“三卡”是指:一是建立以教师为主的《家访记录卡》,包括走访目的、教师和家长交换意见的主要内容、共同拟定的教育措施等。二是建立以家长为主的《学生校外表现记录卡》,包括学生何时回家、在家学习时间、态度及习惯,所看影视、书籍的内容,和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情况,能做哪些力所能力的劳动等。三是建立教师、家长相互交流的《家校联系卡》,主要记录学生同一阶段内的在校情况和在家表现,以便共同配合,及时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