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教师的评价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而起作用。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实际中,有的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认识,总习惯劝导和说服。虽然有时也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但是,由于学生把自己行为的改变当成被说服的结果,而不是归因于自己的选择,因此这个新的行为很难持久。我们要想真正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把他人的认识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一般来说,后进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解剖,正确地估价自己。每开展一次评价活动,都要有自我评价阶段。提高了后进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就可以缩小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评价的效果。有实验证明,中小学生,非常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们来说, 同伴的评价甚至比教师的评价更能影响行为。所以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而且也有利于评价功能的充分发挥。
上一篇:建立良好的评价环境
下一篇:重视评价的整体性和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