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方位治疗与治疗效果的持续性
学业不良是一种复合现象,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儿童的学习迟滞。因此,当我们实施治疗时,仅凭单一的方法并不是完全的治疗,应当动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期待全面的治疗效果。这就要依据学业不良要素的层级性, 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差生的治疗教育倘若不经过长期的持续性的努力,便难以奏效。无论怎么老练的教师,仅仅通过一二次个别辅导是无法求得治疗效果的。即令显出了治疗效果,那也是暂时性的效果,不可能长期持续。
第一,必须反复地进行长期性的治疗教育,以维持治疗效果。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许多治疗只能虎头蛇尾,但学科教学的治疗,在短时期内是无法充分地巩固学力,形成自觉的学习愿望与学习态度的。这种治疗应当一直持续到差生能够达到主动学习的阶段。适应指导也是同样的情形。借助心理疗法即使出现了适应方面的变化,如果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依然未变,还会倒退到不适应状态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过短期的治疗就能产生人格上的变化,必须长期地持续地进行治疗。
第二,治疗效果的确定,一定要认真实施反复多次的效应调查。通过面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验等确定适应方面的治疗效果;通过学力测验确定学科教学的效果。这些确定仅凭一次容易导致误诊。因此有必要在一定期间之后再行确定,以检验治疗效果是否持续。
第一次的确定在实施治疗教育之后立即实施,问题在于第二次的确定以何时实施为宜。倘若过短,不能确定治疗效果是否持续;倘若过长,其间会有环境变化之类的因素介入,要检验治疗教育本身的效果不尽恰当。一般说来,心理疗法一类的适应指导以一个月至三个月为单位反复实施效果调查为
宜,而学科教学的效果,倘若是测定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可在较短时期内实施。倘若是测定包括了迁移效果在内的效应,则需要有一段较长时期有间隔。
(钟启泉)
上一篇:二、学习困惑的早期治疗
下一篇:谈差生的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