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事事当“一把手”

郑广银担任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企业的一把手。但他却时时告诫自己不要事事都当一把手。一把手有决策、干部任免等多种权力,同时,也负有重大责任。

所以,很苦,很累。只有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形成人人奋进、个个负责的局面。

他认为,不要事事当一把手,就是让别人有说了算的机会。这既可以让部属发挥作用,也可以达到心理平衡,自己还可以得到适当的宽解。比如, 公司副职在分管的工作上就是一把手,就有按分工要求单独处理事务的权力,在职责范围内做出决策,就具有一把手的权威性。为此,郑广银掌握三点原则,一是副职责任范围内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坚决支持,即使有偏差, 也不予推翻,而由副职自己去修正。因为偏差只要不是出于有意,一经发觉, 副职就会感到不安,就会采取措施加以补救,这时你过多地指责,或者出面干涉,副职会很难堪,而在下一项工作中就会表现出左盼右顾,畏缩不前。甚至还会导致另一种倾向,反正好坏总是有人兜着,有人出面,错就错了吧, 这就十分有害了。二是公司研究工作,无论产、供、销,还是人事问题,先由主管的副职介绍情况,表明态度,拿出意见。因为,副职作为分管领导应当成为所管工作的行家和知情人。他们的意见往往集中了对情况的熟悉和分析,能够抓住要害,提出真知灼见。郑广银认为那种不负责任,是非不清, 优劣不明,敷衍塞责的人是不配担任公司副职这样较高职务的。三是不能越

级上访,除涉及公司全局的问题,可以直接找总经理反映外,局部问题或者完全可以在副职那里得到解决的,一律不准越过去。否则,就会挫伤副职的积极性,还会在班子内部产生分歧和摩擦。副职解决不了或处置不当、不公, 才可以由一把手根据情况做出决断。

分厂厂长就是分厂的一把手。郑广银到分厂检查工作,听取汇报,或参加分厂会议,都以与会者或参与人身分出现。主角由分厂厂长唱。即使分厂在理解公司意图上有距离,有偏差,也只是会后或私下找分厂厂长谈,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注意和改进。他从不欣赏“官大一级压死人”那种官僚主义作风,下车伊始,便哇啦哇啦发议论的,那种早被毛主席批评过的现象。郑广银说,权威不是争来的,压来的,是靠正确决策换来的,是从尊重别人中实现的。他到基层搞调研,分厂厂长没时间就不陪,该开的会照样开。分厂厂长和他本人都感到互不影响,轻松自如。

当然,郑广银不要事事当一把手的观点,还体现在家庭中。由于公司事

务繁多,他很少在家,有时外出十天半月不进家门。老伴和孙子时有抱怨。当然,更多的是牵挂和惦念。为此,郑广银一有机会,便要补偿。补偿的方法,主要就是不当“一把手”,维护老伴的家庭“领导”地位,然后是孙子说了算。他自己甘居第三、第四,或者干脆当好服务员。有时动手炒几个菜, 有时给孙子讲故事,有时听老伴善意的嗔怪而哈哈一笑。他说,天伦之乐连着我的事业。一次到北京同外商谈判进口棉短绒,经过激烈而富有诚意的洽谈,双方达成了协议。同外商共进午餐后,随从以为几天的紧张,老郑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但郑广银却叫人一起去王府井妇女儿童用品商店,而且径直奔向玩具专柜,认真挑选了一只毛绒绒的小跳动狗,一把玩具手枪。他说: “这是给两个孙子的。工作太忙,时间太紧,欠家人的太多了,给孙子买个玩具,也算是一种补偿吧!”没有时间和孙子一起玩,但外出时,他总要问问他们对爷爷有什么要求,老伴有什么“指示”。这不,两件玩具之后,还有一个书包要买。紧张工作之后,他觉得干这事不是增加负担,而是一种放松,一种乐趣,一种欣慰。

回到家里,看到孙子们高兴地接过小礼品时,他再累,再紧张,心里也

高兴。因为隔代人都能理解,他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工作的风帆就会鼓得更满,全身心投入企业就更有了力量。

郑广银认为,家事、国事、企业的事,情况有别,道理相通。事事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处处都显出自己高明,设置那么多部门干什么?要那么多办事员干什么?况且,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论技术,你不会高于专家;论了解情况,你比不上基层的同志;论处理家务,你更不如女人细心。所以,与其端着架子自己难受,不如放下架子找准角色。你也会在各种角色的串演中,学会做普通的人,普通的亨,而使自己生活得更充实,更真切,更富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