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衣食湖海1.赖以生存的是什么老调如何有新意

郑广银喜欢琢磨天鹅。

天鹅,生存在湖滨、海边。天鹅有灵性,是纯洁、高雅的象征。作为“天鹅人”,我们的天鹅,赖以生存的是什么呢?是广阔的市场,是浩瀚的国内、国际市场!那正是天鹅赖以生存的巨湖浩海!

郑广银上任后,与众不同。他认为搞市场经济,企业就应当把调研、分析运用市场信息作为调解产、供、销的重要手段。开发利用好信息资源,既可以“自救”,也可以借机发展壮大自己。所以,他对信息工作的重视不亚于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他说,我们搞惯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中计划就是指导,信息是定向的、固定的,而且以纵向传播为主。纺织部为我们下达指令, 任务量、产品发往地一一标明,价格、销路、盈亏等诸多问题,无须操心, 企业靠在国家这棵大树上就行了。大树底下好乘凉。所以信息似乎不那么重要。现在不同了,国家给企业松了绑,让企业走向市场。在市场上产需双方直接打交道,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他们不承认任何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在他们身上的强制”。因此,供求信息就变得十分重要,并且起着导向作用,而横向信息的获取尤为迫切。

信息就是财富。这是被许多成功企业证明了的正确结论,似乎已是老调

子。但是,在经济生活中,善于把老调弹出新意,却需费一番努力。

这是因为“信息”的提出虽然较早,但市场经济体制却刚刚起步,尚待提高和完善,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并没有完全从旧的经营思想、经营模式中摆脱出来,对信息的开发利用认识不足,表现得较为迟钝,此外,由于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不能及时进行,信息对一些企业虽有价值,却空叹奈何。这种情况愈发使企业陷入困境,而麻木不仁。

1992 年夏天,郑广银从国际市场上了解到一些国家的富春纺面料很俏, 而富春纺的原料是无光丝。当时入市场上有光丝正畅销。郑广银从国际市场信息分析中得出结论:有光人造丝的需求以后是稳中有降,无光丝必然会随着国际市场大批需要富春纺面料而成为抢手货。于是,他说服一些同志,果断做出决定:腾出两条生产线,由生产正畅销的有光人造丝改为生产无光人造丝。一个多月后,国际市场果然影响到国内市场,无光丝一下子就卖出了好价钱。当不少兄弟厂家据此生产无光丝时,保定“天鹅牌”早已占稳了市场。仅此一项,企业就多赢利几百万元。

郑广银说,有价值的信息,时间性强,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所说的:“信息是有秩序的量度”。既然信息是有量度的,那么,及时抢入这个量度之内,便会获得成功。否则,量度已满或已无,再去施行,除了刹羽而归外,只有获得教训。此外,量度虽然是个客观存在,但利用某种信息的人越多,其价值存在的时间也就越短。因此,郑广银强调抓住和利用信息要做到“多”、“准”、“决”、“变”。

所谓多,就是信息资源要丰富,渠道要广博,郑广银有个形象的比喻: 种一亩小麦,不过收获 400 来公斤,但种十亩、百亩呢,产量就上去了,这是占了种植面积的光。即以棉短绒采购而言,河北、河南棉花受灾减产,新疆、四川就未必。要把触角伸向四面八方,只有占有了量,才能在量中求质、求精。像计划经济那样,只有纵向信息,而缺横向的交叉的信息,思维分析也会变得单调。

所谓准,就是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分析和筛选。即便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自己条件未具备,或已来不及处理,也没有用处。只有那些与自己企业关系密切,市场盈虚、产品销势、国内外价格差异、国家信贷、税收税种变化以及同行业经济走势等等情报,通过分析、研究,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信息出生产力,也就出在这个准字上。看得不准,摸得不清, 或者被假象迷惑,都会使企业陷于困境。

所谓快,就是认准的信息,要马上加以决策和利用。这当口,争取时间、把握时机非常重要,优柔寡断、该定不定,便会贻误战机。本来自己能赚的“大钱”,也会被别人“抢”了去。

所谓变,是说头脑要灵活,能随机应变,能及时调整或延伸决策;对已经变化了的情况,或起于青萍之未的信息,要善于捕捉。这里有两种倾向需要注意。一是强弩之未,看似没有利用价值,却忽视它的潜质,该利用完的没有利用完;二是未雨绸缪,早下手,早准备,等到人们准备挡风用具时, 你准备的雨伞已然派上用场。这一着对于“掉头难”的国有大型企业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