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精神投资”

在节省开支、量人为出的呼声中,不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大幅度削减报刊图书订量,郑广银却主张加大投入,每年除保证订阅报刊费用外,几年来,还拨出数十万元购买图书。保定市委要求市区 15 人一份党报,天鹅

化纤集团达到每 9 名职工便有一份。图书馆藏书超过了 10 万册,阅览室订

阅的报刊有 120 余种。,公司主办的《保定化纤报》,也在编制、经费上给予充分支持,费用逐年增加。

这是由郑广银的指导思想决定的。他认为,一个优秀企业,生产要搞得热气腾腾,学习娱乐,精神追求,也要讲究上水平、上档次。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生活丰富与否,直接制约着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企业职工已不满足于上班操作大机器,下班安心睡大觉,而是愿意较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求知意识也比较强烈,这是好事,应当支持。郑广银认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报刊是传播大量信息的载体。不

读书不看报就会闭目塞听。况且,现代社会,技术进步加快,知识不断更新, 不注意摄取新的知识,新的“营养”,一个人的思想就会僵化、枯竭,而跟不上时代潮流。宋代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半部论语能否治理天下且不去论,但书本中的技能、经验和各种知识如为我们所用,为员工所掌握,治理企业一定会是如虎添翼。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劝学的角度出发,赵普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不少员工不满足于在企业图书馆、阅览室读书看报,业余时间读电大、攻夜大。只要不影响生产,郑广银都大力支持,并负责报销有关费用。有的员工学习有成,或考上研究生,或调到有关部门工作,郑广银和公司领导都非常高兴地给以很多鼓励,一一为他们送行。郑广银和书记、副书记每年都要带头撰写论文,公司员工中也出现了不少“秀才”,均在省、市和中央报刊发表文章。公司决定,对为企业形象宣传做出贡献的同志要给以荣誉和物质奖励,同样可以上光荣榜。郑广银说,无论出产品,还是出人才,都是企业的成果,而且二者是紧密相联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等重要,精神产品的产出有时甚至比输入程序的物质产品更艰辛,更富有意义。

在郑广银看来,“精神投资”的作用还表现在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塑造新的时尚,新的气象。过去那种“日落而息,日出而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习性,已经远远不适于这个时代。日出而作, 日落而能歌善舞,能书能画,应当成为当代员工的风采。企业员工条件好, 工作段落性强,就更应该陶冶性情,把自己培养成多面手了。为此,公司多次以工会、共青团、宣传部的名义,组织演唱会、演讲会、知识竞赛、书画展览、手工制作比武等活动,还组织了职工文艺演出队,参加文化部组织的职工文艺调演,节目荣获二等奖。不少员工的根雕、盆栽、书画作品等被拍成照片,在各级报刊发表。

郑广银说,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在文化知识素质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大型国有企业与一些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员工文化素质好,精神境界高,同时,也肯于在这方面投资而不加吝啬。否则, 腰包虽然鼓起来,一抬手一投足,仍然俗不可耐,那是旧社会也司空见惯的东西,与当今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创出一种好产品,带出一支好队伍。这支队伍大可以讲理想、有信念, 小可以情趣高雅,为人不俗。郑广银就心满意足了。他说,我们还要不断加大“精神投资”力度,使我们的后来人无论从技能、管理、情趣爱好、知识结构、求新意识等方面都超越我们。他们的路一定要比我们走得更洒脱、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