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相反的意见不决策

郑广银在处理关系企业命运的大事,如改换产品、大项技改、任用关键人物等时,都坚持广泛听取意见,不希望异口同声。因为众人对一个原本不熟悉的问题一接触便异口同声,肯定不正常。

郑广银欣赏明代张居正在所著《翰井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中所说的: “有所举措,不我贤愚,一因其人;有所可否,不我是非,一准于理。”意思是说,有举荐出来的人,不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妄加评论,一律春其人的具体情况;有反映上来的意见,不用自己的成见妄加决断,一律拿理去衡量, 看看是否合乎道理。他认为,张居正的这番话点中了要害。作为主要领导, 缺乏民主作风,凡事独断专行,甚至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说三道四,或打击报复,人家就不敢、也不肯说真话或陈述见解。另外,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你在会下或会上已经表明态度,还能让人家说什么,怎么说?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提出某一个问题或研究某项工作,事先认真听取同事的意见,会上广泛征求不同看法。既然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那就要舍得面子,放下架子, 从善如流。如果私心太重,问题明摆着,某一个人不应该提,某一件事不应当办,而你非提非办,并且要走程序,让大家表态赞成,只能使大家缄默不语,甚至养成阿谀奉承的作风,进而危害工作。

当然有一种倾向也需要注意,造成会议中异口同声的现象,肩时候是因为对情况不了解、不熟悉,又不能不表态,只有“好好好,是是是”。郑广银认为,这种责任也在主要领导。既然实行政务公开,研究什么问题都要事先打招呼,让班子成员有一个思想准备和调研过程。在占有大量一手材料和分析归纳之后,大家才会有发言权,发言也才会有针对性和建设性。否则, 仓促议论,不是浮光掠影,就是不着边际,即使有异议,不过徒增口角摩擦

之弊。

天鹅化纤集团公司 7500 吨技改工程,需要引进设备,而设备可以在意大利、德国、瑞士、美国、英国等众多国外厂家选择,究竟用谁的好?郑广银召集班子成员和专家反复论证。各种资料事先交给专家和与会人员,让大家进行分析,充分讨论。他则坐在一旁静听,绝不打断大家的发言。

有一次,一位专家的意见在会上没有展开讲。郑广银便单独邀他到办公室,听他谈是言非,论利析弊。这位专家对资料吃得较透,对国外各厂家设备的优势、劣势一一进行了剖析,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都作了明确的阐述。

最后,经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采取集各家所长的办法,选中了意大利的纺丝机、瑞士的连浸和过滤机、美国的集散控制系统。郑广银认为,这样选购国外设备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垄断局面,使国外厂家处于相互竞争之中,有利于我们选择,也利于我们提高质量和跟踪服务水平。

在一次研究中层干部人选时,郑广银和多数班子成员赞成重用某一同志,主管人员提出异议,认为该同志工作有魄力,是块好料,但生产管理缺乏认真、细致的作风,造成一些事故隐患,建议谈一谈,再考查一段时间。郑广银当下没有拍板,并采纳意见,到基层进行了调查,确认所存在的问题。在与这位干部谈话中,郑广银既肯定了他的长处,又明确指出问题,其语重心长之情,使这位中层干部十分感动。之后,这位干部工作中大胆要求,深入细致,赢得一片赞扬。一年之后,公司再度研究他的使用问题时,大家一致通过。郑广银由此更加体会到不同意见的重要性。他说,如果当时不听同事的意见,把那位中层干部重用起来,只能助长那位中层干部的粗心大意, 位置越重要危害也就越大。他进而认为,公司领导身不在一线,对情况不可能尽知尽晓,加之信息储存少,决策依据贫乏,就必须认真听取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即使总体决策正确,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以及具体实施中,也需要完善与修正。这就要坚定地依靠集体的智慧,格外看重相反的意见。否则, 脸面上不吃苦头,实践中也早晚要跌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