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棋”下活靠管理

向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这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也是郑广银始终扭住不放的问题。

1995 年初,化纤生产面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严峻考验,重要原料

棉短绒由上年同期 2000 多元一吨,一下子涨到 6000 元。原材料价格大幅涨,

效益还要大幅增,一道大难题摆在企业和郑广银面前。郑广银认为,虽然原材料价格涨势之猛,为企业所始料不及,但随着原材料市场逐渐放开和买方市场的拉动,原材料价格,尤其是棉短绒价格,暂时不会处于平稳状态,涨价是总的趋势。作为企业,应当有这种思想准备。同时,还应当看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会拉动产品价格上扬。这种上扬大致与原材料的上涨保持同步,但人造丝尚不是终极产品,所以上扬的幅度未必和原材料涨价的幅度相一致。这样,要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企业强化管理,堵塞漏洞, 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大步迈进。

他举了很多粗放管理的例子,比如大手大脚,造成水、电、能源的浪费; 成本核算与操作存在较大差距,规定的指数到位率低;各种基本建设、基本开支存有控制不严的问题,消耗过大等等。这就很难把原材料涨价部分消化在企业内部,而是以提高产品价格为手段,把涨价包袱甩给客户,如客户不买帐,你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很多企业之所以歇业、倒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走出这种困境。

郑广银和班子成员反复研究之后,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出一系列深化管理措施和增产节约活动。首先是把住降耗降成本的源头即原材料的进货,他要求货比三家,要求供销部门组织人力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一方面,以自己的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比质量,比价格,比售中、售后服务,保持产品的旺销势头。另一方面,打开眼界,把采购触角伸向全国市场,对包括棉短绒在内的十几种主要原材料产地、货源等情况摸清弄明,并严把质量关、计量关。尤其棉短绒,用量大, 来路广,要有统一规范的标准,不允许缺斤短两和以次充好的问题发生。作为使用和检验环节的库房、车间,发现问题,追究采购人员和主管部门的责任;库房、车间必须做到量入为出,物尽其用。在月、季度成本核算中,哪个环节因计量不严,造成损失,重罚哪个环节;相反,哪个环节对材料的保管、使用克勤克俭,重奖哪个环节,以把涨价因素通过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消化掉。郑广银把这种从采购、保管到生产一路把关的一系列措施,称之为原材料的“保值运作”。其次是减少中间环节,重点原材料从厂家直接进货。比如焊管,从厂家进比在本市进每吨低 250 元。

一次进货 70 吨,就少支出 17500 元。

1995 年 8 项采购任务共节省款额 145762 元。三是可直发工地的原材料, 坚决杜绝二次倒运。

1995 年 1~7 月水泥直发 6000 吨,一吨省 12.5 元,共省 75000 元;直

发钢材 5000 吨,节约 150000 余元;直发木材 1375 立方米,节省 20625 元。郑广银十分推崇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李·亚科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

想。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在于那些富有激情和敬业精神的管理人才。如果说企业的关键在人的话,企业管理的关键又是什么呢?亚科卡的回答是: “管理就是发动其他人去工作。”郑广银认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既是决策者, 又是发动者。要使一项工作运转起来,发动就是一切。一个人可能能干两个人的工作,但不能变成两个人。与此相反的是,上一级要善于鼓动下一级的人去干,由他再去鼓动其他的人去干。这应当是一个“主”字结构,每一层次都有一批人在干,而同时又把工作意图传达给下一层次。各层次各环节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企业的“主人”力量。

郑广银的这种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公司和各分厂、共青团、工会组织的

增产节约和技术练兵活动中,得到充分显现。郑广银认为,按部就班,从严

管理,能够保持生产稳定,杜绝浪费,使“原材料保值运行”,但相对而言, 这只是静态的、守成式的方法,而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地做到增产节约, 必须在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和技术革新上下功夫。这是一个“变量”,可使某个局部和整体效应发生显著变化。于是,在他和公司的倡议下,由公司工会、共青团发起的技术练兵和技术革新活动普遍展开。1995 年底,评出技术标兵 200 多人,技术革新项目 100 多个。原材料利用率、单位时间产量、质量

得到显著提高,而技术革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达 200 多万元。

郑广银说,管理的目的,是根据企业目标的要求规范员工的行为,但如无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则这种管理是静止的、呆板的、低层次的。所以,他强调动、静结合,以静保持管理的稳定性,以动促进管理向高层次发展。1995 年天鹅化纤集团公司实现利税 1.73 亿元,企业发展近 40 年的最好成绩。这正是天鹅化纤集团走活”棋局”,遇险不惊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