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香的陈规与迷信·
朝山者的陈规与迷信从旁看来十分可笑,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不乏趣味。
从前千年朝山古例,可一日登山夜宿岱顶,不可两日两朝顶,俗信“犯者有祟”。明代那位浪漫作家张岱不信这一套,游兴一日不尽,第二日复又登顶,结果是“山中儿童、妇女昨识一面者,辄指笑曰:‘是昨日朝顶过者, 今日又来何也?’”这规矩至今朝山进香的人也还是遵从的。
进山于神前置钱,传说始于汉武帝。汉武帝到泰山,还没有登山,百官为他跪拜,置梨枣钱于道,为他求福。从此留下献钱的规矩。明清时献钱常有大场面,“四方香客日数百起,醵钱满筐,开铁栅向佛殿倾泻。那时是“每
夜有兵守宿。一季委一官扫殿⋯⋯岁数万金。”这种献钱的风气今天也仍在继续。
旧时更有阔气的,求子得子,便铸个银孩儿献给送子娘娘。得眼疾又重见光明的,铸个银眼睛献给眼光娘娘。碧霞元君殿前进香的,用小银锭或制钱站在栅外向内投掷,掷中钱眼的名为“得福”,又要神前献钱。还可以出钱请道士在黄表纸上加盖“碧霞元君玺”,俗传可镇妖避邪。元君祠中香客敬献的红布,转眼又可以再卖给香客,说是用这种红布为小孩做上衣、做兜兜,可保小孩平安。
出碧霞祠后有人把小石块压在祠西的灌木树杈上,名为“压福”(方音 “树”与“福”谐音),“压子”(“枝”与“子”谐音)。妇女又常取柏叶簪发上,云可长寿,大约因为“柏”与“百”谐音,有“百岁”的吉利。神前焚烧的,有金箔、银箔、黄表纸等。更有一种纸糊大元宝,特色鲜
明。香客上山,专请(买)一对头号大元宝,长有一米半,宽 80 厘米,用锡箔裱糊,一金一银,雇一个人挑着,名为“钱粮挑子”,以到山顶无损坏为吉利。今仍有人糊制元宝,只是没有从前的那么大,好奇的游客往往买了留做纪念品。更有一种纸制“元宝”,形状可爱,有游客买了作旅游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