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起居风俗遗物·

孔庙第五重院落,东出毓粹门外,左倚孔庙,右靠孔府,有一处矮小门第,这便是孔子故宅门。据文献记载: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 478 年), 鲁哀公为了祭祀孔子,辟其故宅三间,“因以为庙”。现存整个孔庙的宏伟建筑,都是从这里扩大出去,建造起来的。

当年鲁哀公曾在孔庙里保存了孔子生前用过的书、剑、弓箭和乘坐的车辆等实物。年代久远,现在都难得再见,但是,故宅周围的遗迹仍可以使我们窥见古人生活起居的好多内幕景象。

孔子故宅门,门楼大,整体方宽,不象别处的高而狭长。这种大门的格局,在曲阜各地至今还被沿袭着。如果细心把这一处古代的民居大门和现代曲阜的民居大门作比较,再把曲阜地方的民居大门和鲁东民居大门作一番比较,便会发现,一种民俗事象是怎样在时间的长河和地域的空间中保持着它自己传统的风格。

孔子故宅旧址,至今还保存着孔子用过的一口水井,后人称为“孔宅故井”。这口古井因为保存完好,后来又被石雕护栏装饰,引无数历代各种身份的游客在井旁留下了吟咏诗篇。从民俗的角度,我们看到了两千多年前水井的使用已经很普遍,私人宅第中也都有一口很好的井。乾隆皇帝尝过这井中的水。1952 年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妹妹潘迪特夫人到曲阜参观,从故宅井中带走了两瓶水,回国以后,一瓶送给了总理,一瓶送给了总统。她所珍视的是圣人之井,也是两千年古井。

孔宅故井旁的鲁壁,相传为孔子九世孙孔鲋所建,他为了逃避秦始皇焚书,将孔子的经书藏在住宅夹墙中。西汉初,鲁恭王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才发现了这批经书。从此,“鲁壁藏书”的故事广为流传,后世在藏书

旧址建墙刻碑,号为“鲁壁”。从建筑民俗的角度,我们得知,民宅中的夹墙(今又俗称“夹壁墙”)历史也堪称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