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适当补充实验,巩固物质的性质

化学是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北师大新编化学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

全日制初级中学实验教材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仅第一册就有 37 个演示实验,占授课节数(36 节)的 102%,原教材同期内容的演示实验(23)只占授课节数(35)的 65%。这充分说明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要,适当补充了一些新的演示实验,揭示物质的性质和原理。例如,“分子”一节,在讲“分子不断地运动” 性质时,为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分子的性质,我们在课前准备好两个 100ml 的烧杯,40ml 的浓氨水,一个水槽。课堂上,讲到上述性质时,向一个烧杯内倒入约 30ml 浓氨水,另一个烧杯盛满水,并分别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发现盛氨水的烧杯里的溶液显红色,盛水的不显色,将两个烧杯靠近盖上水槽或大烧杯,片刻,可观察到盛水的烧杯液面逐渐呈现红色,说明看不到的氨分子从一个烧杯进入了另一个烧杯。讲“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的爆炸”等都可补充必要的演示实验。实验巩固物质的性质,改变了课堂枯燥乏味的气氛,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新教师没有抓住这一环节,课堂上只重讲授,而忽略了演示实验。实际上只要教师安排得当,准备充分,操作熟练,适当增加演示实验,减少冗长的讲述,会得到理想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