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当导演,学生为演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着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同时,学习过程是学生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是艰苦的劳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和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际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教学就会失败。

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把学生当作演员, 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自觉和主动的学习状态,注重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醒学生实验时观察记录要准确,从微小的差别中弄清问题,例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硫在空气中的燃烧,如果不注意观察,就会以为火焰都是蓝色。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从中看出有“蓝色”、“淡蓝色”、“微弱的淡蓝色”的微妙的颜色深浅之分。

尊重客观事实,深入思考,找出实验中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异。例如,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其理论值大约是 1∶2,实验值则小于 1∶2。其主要原因有:①两种玻璃管中水柱压强不相等;②氢、氧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③电极的氧化、电极产生副反应等因素。因此, 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将实验值换成理论值,要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去伪存真,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把对实验的观察上升为理论知识,防止“照方抓药”。

总之,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上好新教材,只有尽快掌握教材内容,深入研究大纲,抓住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

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