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原则

使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大,一定要具体,针对性要强。小学生思维水平还处在混合思维和前概念思维阶段,他们往往在分析因果关系时“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认识事物的这一特点,提出的问题过大势必会成为教学中的障碍。例如关于烧瓶内水蒸气变为“白气”的观察实验中,如果将教师的提问改为:“烧瓶内没有‘白气’烧瓶外才有‘白气’, 烧瓶内的温度与烧瓶外的‘白气’发生部位的温度一样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会作出正确的判断。)“怎么不一样?根据这一事实,你认为水蒸气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白气’的呢?”这样将原来的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具体问题提出,就会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引起现象的本质原因。教学中教师的提问针对性强,就会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课堂上也不会出现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希望相差甚远的现象。

  2.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逻辑联系,必要时作一些提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知识

出发作出回答,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在提问前需要有一个向学生提示的环节。这一环节极其重要,否则问题提出后,学生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作出正确的回答。如,在学生学习了“白气”形

成的知识后,教师如果直接问:“你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的回答就很容易“走调”,云的形成过程很抽象,云的形成过程和“白气”的形成过程的条件变化虽然都一样,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他们很难将已知的“白气”形成的过程同云形成的过程联系起来思考。教师如果在提问中增加一点提示,(你能从“白气”的形成过程中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吗?)就会启发学生把已有的“白气”形成的知识进行迁移,进而知道云的形成。教师在提出综合性问题的时候(要求学生把已有个别、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思考,找出这些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从中得出一定的结论),也需要作一些提示。如,当教师提出“‘白气’是什么?” 之前,教师可以作如下提示,教师说:“我们已经知道‘白气’是由水蒸气变成的,而水蒸气又是在受冷的条件下变成‘白气’的,我们曾经学过水蒸气在受冷的条件下会凝结成水,根据以上事实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变化规律,你知道‘白气’是什么吗?”学生听了教师前面的提示,他就会依据事实进行推理,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1. 教师提问时用词要准确。教师提问中用词推敲不够,学生

回答的意思往往面目全非。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课前要反复斟酌,找出最恰当的问话。如,学生完成了“白气”发生的实验并且汇报了实验现象后,教师提什么问题才能使学生知道形成烧瓶外的“白气”的物体是从烧瓶中里出来的呢?提“变成‘白气’的物体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容易乱猜,提“根据实验中‘白气’发生时的壮态,你认为形成‘白气’的物体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对“状态”一词不够理解,这是容易造成障碍,如果将上述问话中的“状态”一词改为“样子”(尽管两个词的意思相近,但学生对“样子”一词的理解比“状态”一词的理解具体一些),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