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课“探究—研讨”学习指导法

“探究——研讨”法是美国兰本达教授倡导的一种新型自然教学方法, 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觉,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法的教学过程主要由“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组成。在探究环节,教师选择与新授科学概念相联系的“有结构”的材料(即各部分联系紧密,通过其相互作用能揭示一系列有关现象的材料),按层次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去支配,以便探索出这些材料所能揭示的,也是教师期望儿童认识的事物性质与规律,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在研讨环节,教师则重在引导学生将已获得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启发、补充和争论,使他们对纷繁复杂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所理解, 使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一定水平的科学概念。“探究” 和“研讨”两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探究”越充分,“研讨”就越深入; “研讨”越深入,建立的概念就会越清晰而准确。所以,“探究”和“研讨” 对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