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结构模式

  1. “全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或多或少地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牢牢地把握这一有利时机,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些创设于课堂教学初始时的整节内容概要性的问题情境称“全课问题情境”。它的基本要求一般有:

①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的;②能包含本节教材的知识重点;③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迫切性。

如在讲授《猪肉绦虫》这节教材时,首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猪肉绦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使学生了解到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幼虫寄生在猪体内,猪肉绦虫对人和猪的危害比较严重。接着就提出了如下三个全课情境问题:

①猪肉绦虫有哪些适应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②为什么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而幼虫却寄生在猪体内?

③怎样预防猪肉绦虫病?

这些问题不仅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也为全课的教学提供了一条明晰的教学思路。

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地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 围绕每一个全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比如在讲蜜蜂的舞蹈这一内容以前,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蜜蜂能向伙伴正确地报告在东北方向 5 公里远处,盛开着大片带花蜜的鲜花,蜜蜂究竟用什么绝招传递这种信息的呢?”

在讲“叶的结构”中“叶肉”一节内容以前,可安排这样两个问题:

①叶的颜色为什么上面比下面深些?

②许多叶子在落地时为什么往往腹面朝下?

这些连续的阶段问题情境持续地激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能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 “有效提问”与“无效提问”。从根本上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就是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在教师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这些能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提问被人们称之为为“有效提问”。它一般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①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使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思索、探究和解决;②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

③问题必须有助于对全课问题情境的解决,有助于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与有效提问相反的是无效的提问,它存在以下弊病: 一是同标不明确;

二是无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 三是无助于全课问题情境的解决;

四是零碎、不系统。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使所创设的每个问题情境都成为有效的提问。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和透彻地了解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问题问到点子上。

  1. 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自现象而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特性。在讲授“输血和血型”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血型的知识及输血的原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
  1. 什么叫血型?什么是 ABO 血型系统?

  2. 血型是如何判定的?你会验血吗?

  3. 为什么 O 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

  4. 在输血前为什么要做交叉配血实验?

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 有效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这种“阶梯式”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的意义。

(4)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复习“细胞的化学成分”一节内容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均能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那么,统一性的另一些方面是什么呢?

问题提出后,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寻找与此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学生通过思考,找到了以下几方面的联系:

①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均可找到;

②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遵循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③生物界起源于非生物界;

④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非生物的环境条件。

又如,有些老师在复习“染色体”这部分内容时,列出了下面的图解:

问题结构模式 - 图1

要求学生对图解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弄懂弄通。实践证明,这些“辐射式”问题的情境的创设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也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教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