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动”涵义

  1. 动眼,即观察。儿童认识大自然是从观察开始的,这是获得知识、“搞科学”的前提。自然教学应注重教会学生观察,使他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可分教师直接指导的课内外观察和独立观察两类。前者的重点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为后者打基础。独立观察是教师直接指导观察的必然发展。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观察方式,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

  2. 动脑,即思考。经过思考针对“问题”做出假设。假设,是人们对所面临问题的假定性解释。它总是以观察到的事实做根据,以已知的知识做武器,经过一定的逻辑思维,推想或猜想出来的。它既是科学研究中必须的思考过程,又是儿童认识事物必要的心理过程。要启发学生敢猜想、多猜想, 这是智力和语言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心理动因。学生想得多,思路便开阔, 表达的内容就丰富,思考的逻辑性会逐步增强,思维也就发展了。

  3. 动手,即实践。猜想或因事实材料不够充分,或因已有知识不够, 不足以揭示本质,所以假定性解释必须经过科学实验的验证和深入的理论论证,一次次修正不圆满、不正确的地方,才能成为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正确解释。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同时让学生动手记,即学生在观察时有目的地做一些记录。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事物不可能都用实物展现,用图助学是一种重要的弥补办法,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动手实验包括动手试,即让学生亲手试试,体验体验,然后引出概念或结论;动手制,即制作学具、模型和标本,让学生玩一玩,兴味无穷,还有动手剖、动手养、动手种植⋯⋯ 等实践活动。

  4. 动口,即研讨。限于小学儿童的水平和新大纲的要求,这一环包括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和个人发言,让孩子们把发现的东西表达出来。

“四动”各环节彼此相连,不能截然划分开,构成“搞科学”的整体。前动是后动的前提,后动又是前动的继续,关键是在教师主导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兴趣(情感领域)、知识(认知领域)、能力(动作领域)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