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5−4 历年来电子电荷的测量结果

年代

工作者

方法

结果(10-19C)

相对不确定度

1917

Millikan

油滴仪

1.592(2)

1930

Bearden

X 射线测晶体结构

1.603(1)

1947

平差

1.60199(24)

1950

平差

1.601864(23)

1955

平差

1.60206(3)

1963

平差

1.60210(2)

1969

平差

1.6021917(70)

4.4ppm

1973

平差

1.6021892(46)

2.9ppm

1986

平差

1.60217733(49)

0.3ppm

  1. 里德伯常数

里德伯常数在光谱学和原子物理学中有重要地位,它是计算原子能

级的基础,是联系原子光谱和原子能级的桥梁。

1890 年瑞典的里德伯在整理多种元素的光谱系时,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里德伯公式得到了一个与元素无关的常数 R,人称里德伯常数。由于从一开始光谱的波长就测得相当精确,所以里德伯得到的这一常数达 7 位有效数字。

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也可从其他基本物理常数,例如电子电荷e,电子荷质比 e/m,普朗克常数 h 等推出里德伯常数。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吻合,成了玻尔理论的极好证据。

进一步研究,发现光谱有精细结构,后来又得到兰姆位移的修正, 在实验中还运用到低温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同时光谱技术也有很大改 进。从 30 年代到 50 年代,里德伯常数的测定不断有所改进。

然而最大的进步是激光技术的运用。稳频激光器和连续可调染料激光器的发明为更精确测定里德伯常数创造了条件。截至 1990 年,测定里德伯常数的不确定度已降至 10−4ppm 以下。历年来测定结果如表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