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经过

爱因斯坦是德国人,有犹太血统,1900 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1901 年入瑞士国籍,大学毕业两年后才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找到技术员的工作。就在专利局工作期间,1905 年头几个月一连发表了四篇重要论文,分别在辐射理论、分子运动论和力学与电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等三个不同的领域提出了新的见解。其中《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崭新的时间空间理论,一举解决了光速的不变性与速度合成法则之间的矛盾以及电磁理论中的不对称等难题。爱因斯坦把这个理论称为相对性理论,简称相对论,后来又叫狭义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伟大的一生中取得的第一项重大成果, 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酝酿和探索才取得的。我们在学习相对论时,很自然要问,为什么是爱因斯坦而不是别人创建了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受到过那些启发,抓住了什么关键,找到了什么突破口,才取得如此重大的成果的呢?

根据爱因斯坦 1946 年写的《自述》①和 1922 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的讲演:《我是怎样创立狭义相对论的?》②以及其它资料,我们可以追溯他走过的道路。早在 16 岁(1895 年)时,爱因斯坦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以速度 c(真空中的光速)追随光线运动,我应当看到这样一条光线就好象一个在空中振荡着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可是无论是依据经验,还是按照麦克斯韦方程,看来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一个悖论,实际上包含了狭义相对论的萌芽。

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经历了很长的过程。他回忆说:“最初当我有这个想法时,我并不怀疑以大的存在,不怀疑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甚至他还设想用热电偶做一个实验,比较沿不同方向的两束光线所放出的热量。

不久爱因斯坦得知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零结果。他由此认识到,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是不能用任何仪器测量的。他继续回忆说:“如果承认迈克耳孙的零结果是事实,那么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想法就是错的,这是引导我走向狭义相对论的第一步。”

后来,爱因斯坦读到了洛仑兹 1895 年的论文,对洛仑兹方程发生了兴趣。他很欣赏洛仑兹方程不但适用于真空中的参照系,而且适用于运动物体的参照系。他试图用洛仑兹方程讨论斐索的流水中光速实验。当时他坚信麦克斯韦和洛仑兹电动力学方程是正确的,但是进一步推算, 发现要保持这些方程对动体参照系同样有效,必然导致光速不变性的概念,而光速的不变性明显地与力学的速度合成法则相抵触。

为什么这两个概念会相互矛盾呢?爱因斯坦苦思不得其解。起初他想修改洛仑兹的观念,以解决这个矛盾,结果白白花了一年时间,没有取得进展。

经过十年的思考,终于在 1905 年的一天,他突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他在那次讲演中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

“为什么这两个观念相互矛盾呢?我感到这一难题相当不好解决。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试图修改洛仑兹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却徒劳无功。

“是我在伯尔尼的朋友贝索偶然间帮我摆脱了困境。那是一个睛朗

①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 1 卷,商务印书馆,1977 年,p.1.

② A.Einstein,Phys.Tod.,35(1982-Aug.)p.45.

的日子,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他,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的每一个细节。忽然我领悟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对时间概念的分析,不可能绝对地确定时间,在时间和信号速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一新概念,我第一次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不出五个星期,(1905 年 6 月),爱因斯坦就写好了那篇历史性文献《论动体的电动力学》①,1905 年 9 月发表在著名的德文杂志《物理学年鉴》上。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十分果断地把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看起来似乎矛盾的设想放在一起作为基本出发点。他称之为两条公设,内容如下:

“1.物理体系的状态据以变化的定律,同描述这些状态变化时所参照的坐标系究竟是两个在互相匀速移动着的坐标系中的那一个并无关 系,(相对性原理)。”

“2.任何光线在静止的坐标系中都是以确定的速度 v 运动着,不管这道光线是由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光速不变原理)。”

爱因斯坦明确指出:在他的理论里,以太的概念将是多余的,因为这里不需要特设的绝对静止参照系。爱因斯坦不是象洛仑兹那样,事先假设某种时空变换关系,而是以这两个公设为出发点,推导出时空变换关系。他非常简洁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时空变换公式之后,立即推导出了运动物体的“长度收缩”、运动时间的“时钟变慢”、同时性的相对性以及新的速度合成法则等等,由此形成一套崭新的时空观。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如此利落地摒弃旧的一套时空观,是因为他经过十年的思索,查考了一系列物理学中的矛盾,总结了各方面的事实, 充分认识到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是人为的,多余的概念。

从那篇历史文献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并不只是依据以太漂移实验, 他首先是从麦克斯韦电动力学的不对称性提出问题的。

关于他对动体电动力学的注意,爱因斯坦本人在 1919 年写的一篇从未发表过的手稿中讲道①:

“在构思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的思考对我起了主导作用。按照法拉第的说法,当磁体对于导体回路有相对运动时,导体回路就会感应出电流。不管是磁体运动还是导体回路运动, 结果都一样。依照麦克斯韦-洛仑兹理论,只需计及相对运动。然而,对这两种情况理论上的解释截然不同⋯⋯想到面对着的竟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情况,我实在无法忍受。这两种情况不会有根本的差别,我深信只不过是选择参考点的差别。从磁体看,肯定没有电场;可是从导体回路看, 却肯定有电场。于是电场的有无就成为相对的了,取决于所用坐标系的

①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 2 卷,商务印书馆,1979,p.83

① 转引自 G. Holton, Thematic Origins of Scientific Thought: Kepler to Einstein Harvard, 1973, p.363.

运动状况。只能假设电场与磁场的总和是客观现实。电磁感应现象迫使我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必须克服的困难在于真空中光速的不变性, 我最初还不得不想要放弃它。只是在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之后,我才注意到这个困难在于运动学上一些基本概念的任意性上。”

这里所谓的任意性大概是指“同时性”这类概念。

爱因斯坦追求的目标是普遍性的自然法则。他在《自述》中写道: “不论是力学还是热力学(除非在极限情况下)都不能要求严格有

效。渐渐地我对那种根据已知事实用构造性的努力去发现真实定律的可能性感到绝望了。我努力得愈久,就愈加失望,也就愈加确信,只有发现一个普遍形式的原理,才能使我们得到可靠的结果。我认为热力学就是放在我面前的一个范例。”

哲学的思考也是引导爱因斯坦前进的重要因素。在《自述》中他这样讲道:“只要时间的绝对性或同时性的绝对性这条公理不知不觉地留在潜意识里,任何想要令人满意地澄清这个悖论的尝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清楚地认识到公理以及它的任意性实际上就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

爱因斯坦少年时期就对哲学有兴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马赫的《力学史评》都给了他深刻的影响。1902 年前后,爱因斯坦和几个年轻朋友组成“奥林比亚科学院”每晚聚在一起,研读斯宾诺莎、休谟、彭加勒等人的科学和哲学著作。斯宾诺莎关于自然界统一的思想,休谟的时空观,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批判都引起爱因斯坦极大的兴趣。

爱因斯坦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的最后,推导出了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和电子的动能公式,并由电子速度等于光速 c 时动能变为无穷大的结果预言电子速度不可能大于光速。

1905 年晚些时候,爱因斯坦又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第一次提出了相对论的质能转化关系。“物体质量是它所包含的能量的量度。”“如果能量改变 L,则质量也要同时改变 L/(9×1020)(即 L/c2,这里用的是 CGS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