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物理学的发展

自从 1908 年莱顿实验室实现了氦的液化以来,低温物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昂纳斯的规模宏大的低温实验室成了国际上研究低温的基地。

① W.Nernst,TheNewHeatTheorem,Methen,1926.

他和他的合作者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对极低温下的各种物理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测量了 10K 以下的电阻变化,发现金、银、铜等金属的电阻会减小到一个极限值。1911 年,他们发现汞、铅和锡等一些金属,在极低温下电阻会突然下降。1913 年昂纳斯用“超导电性”来代表这一事实, 这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1911—1926 年间,昂纳斯继续对液氦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发现了其他许多超导物质,不过他一直未能实现液氦的固化。这件工作是在 1926 年由他的同事凯森(W.Keesom)在液氦上加压

25 大气压才得以完成,这时的温度为 0.71K。

1928 年凯森发现 2.2K 下液氦中有特殊的相变。十年后,苏联的卡皮查(Kaпицa)和英国的阿伦(Allen)和密申纳(Misener)分别却是同时地发现液氦在 2.2K 以下可以无摩擦地经窄管流出,一点粘滞性也没有,这种属性叫超流动性。

正当人们在用各种方法探索低温的进程中,一种崭新的致冷方法—

—磁冷却法应运而生,这种方法也叫顺磁盐绝热去磁冷却法。加拿大青年物理学家盖奥克(William Francis Giauque)和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德拜(Pieter Debye)于 1926 年分别发表了这方面的论文。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直到 1933 年才由盖奥克和麦克道盖尔(Mac Dongall)在美国加州的伯克利以及德哈斯(W.J.de Haas)、韦尔斯玛(E.C.Wiersma) 和克拉麦斯(H.A.Kramers)在莱顿,同时但又独立地实现,他们分别达到 0.25K 和 0.13K。后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用磁冷却法最低达到了0.003K 左右。1956 年,英国人西蒙和克尔梯(Kurti)用核去磁冷却法获得 10−5K。1979 年芬兰人恩荷姆(Ehnholm)等人,用级联核冷却法达到 5×10−8K。

探索极低温条件下物质的属性,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 值。因为在这样一个极限情况下,物质中原子或分子的无规热运动将趋于静止,一些常温下被掩盖的现象显示出来了,这就可以为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提供重要线索。例如,1956 年吴健雄等人为检验宇称不守恒原

理进行的 Co−60 实验,就是在 0.01K 的极低温条件下进行的; 1980 年, 联邦德国的克利青(Klitzing)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因而获 1985 年诺贝尔物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