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杨的研究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是英国人,从小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多才多艺,17 岁时就已精读过牛顿的力学和光学著作。他是医生,但对物理学也有很深造诣,在学医时,研究过眼睛的构造和其光学特性。就是在涉及眼睛接受不同颜色的光这一类问题时,对光的波动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导致他对牛顿做过的光学实验和有关学说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审查。1801 年,托马斯·杨发展了惠更斯的波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干涉现象。图 4−15 是他在论文中用于说明干涉现象的插图。他是这样阐述他的干涉原理的①:

■图 4−15 托马斯·杨解释干涉现象用图“当同一束光的两部分从不同的路径,精确地或者非常接近地沿同

一方向进入人眼,则在光线的路程差是某一长度的整数倍处,光将最强, 而在干涉区之间的中间带则最弱,这一长度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是不同

的。”

托马斯·杨明确指出,要使两部分光的作用叠加,必须是发自同一光源。这是他用实验成功地演示干涉现象的关键。许多人想尝试这类实验往往都因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光源而失败。

在 1807 年托马斯·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的双缝实验,他写道: “使一束单色光照射一块屏,屏上面开有两个小洞或狭缝,可认为

这两个洞或缝就是光的发散中心,光通过它们向各个方向绕射。在这种情况下,当新形成的两束光射到一个放置在它们前进方向上的屏上时,就会形成宽度近于相等的若干条暗带。⋯⋯图形的中心则总是亮的。” “比较各次实验,看来空气中极红端的波的宽度约为三万六千分之

一英寸,而极紫端则为六万分之一英寸。”所谓“波的宽度”,就是波长,这些结果与近代的精确值近似相等。

① 转引自:Concise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81, p.744.

① 转引自:W.F.Magie,SourceBookinPhysics,MeGraw-Hill,1935,pp.310—311.

双缝干涉实验为托马斯·杨的波动学说提供了很好的证据,这对长期与牛顿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微粒说是严重的挑战。托马斯·杨说得好②: “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

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果然,托马斯·杨由于提出干涉原理而受到当时一些权威学者的围攻,其中有一位以牛顿学术权威自居的布劳安(HenryBrougham)攻击得最为刻薄,说托马斯·杨的文章“没有任何价值”,“称不上是实验”, 干涉原理是“荒唐”和“不合逻辑”的,等等。一二十年间,竟没有人理解托马斯·杨的工作。据说,托马斯·杨为回驳布劳安专门撰写的论文竟无处发表,只好印成小册子,小册子出版后,“只卖出了一本”。

1809 年,法国的马吕斯(Etienne Louis Malus, 1775—1812)发现偏振现象,并认为找到了决定性的证据,证明光的波动理论与事实矛盾。然而,托马斯·杨面对困难并没有动摇自己的科学信念,他写信给马吕斯说①:“您的实验证明了我采用的理论(即干涉理论)有不足之处,但是这些实验并没有证明它是虚伪的。”经过几年的研究,托马斯·杨逐渐领悟到要用横波的概念来代替纵波,而这正是菲涅耳(Augustin Jean Fresnel, 1788—1827)继续发展波动理论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