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梅曼与第一支激光器的诞生

梅曼是美国休斯(Hughes)研究实验室(在加州南部)量子电子部年轻的负责人。1960 年,梅曼才 33 岁,他于 1955 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

① A. L.Schalow and C.H.Townes,Phys.Rev.112(1958),p.1940

士学位,研究的正是微波波谱学。在休斯实验室梅曼做微波激射器的研究工作,并发展了红宝石微波激射器,不过需要液氮冷却,后来改用干冰冷却。梅曼能在红宝石激光器首先作出突破,并非偶然,因为他已有用红宝石进行微波激射器的经验多年,他预感到红宝石作为激光器的可能性,这种材料具有相当多的优点,例如能级结构比较简单,机械强度比较高,体积小巧,无需低温冷却等等。但是,当时他从文献上知道, 红宝石的量子效率很低,例如:外德尔(I.Weider)在 1959 年曾报导过, 量子荧光效率也许仅为 1%。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有用场了。梅曼寻找其他材料,但都不理想,于是他想根据红宝石的特性,寻找类似的材料来代替它。为此他测量了红宝石的荧光效率,没有想到,荧光效率竟是75%,接近于 1。梅曼喜出望外,决定用红宝石做激光元件。

通过计算,他认识到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色温(大约 5000K)的激励光源。起初他设想用水银灯把红宝石棒放在椭圆形柱体中,这样也许有可能起动。但再一想,觉得无需乎连续运行,脉冲即可,于是决定利用 Xe 灯。梅曼查商品目录,根据商品的技术指标选定通用电气公司出产的闪光灯,是用于航空摄影的,有足够的亮度。但这种灯具有螺旋状结构, 不适于椭圆柱聚光腔。他又想了一个妙法,把红宝石棒插在螺旋灯管之中,红宝石棒直径大约为 1 厘米,长为 2 厘米,正好塞在灯管里。红宝石两端蒸镀银膜,银膜中部留一小孔,让光逸出,孔径的大小,通过实验决定。图 12−5 就是梅曼的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装置图。

就这样,梅曼经过 9 个月的奋斗,花了 5 万美元,做出了第一台激光器。可是当梅曼将论文投到《物理评论快报》时,竟遭拒绝。该刊主编误认为这仍是微波激射器,而微波激射器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已没有什么必要用快报的形式发表了。梅曼只好在《纽约时报》上宣布这一消息,并寄到英国的《自然》杂志去发表。第二年,《物理评论》才发表他的详细论文。■图 12−5 梅曼的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