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电效应的早期研究

    1. 光电效应的发现

说来有趣。如果说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实验证据,发现这一效应却是赫兹(Heinrich Hertz)在研究电磁场的波动性时偶然作出的。这件事发生在 1887 年,当时赫兹正用两套放电电极做实验,一套产生振荡,发出电磁波;另一套充当接收器。为了便于观察,赫兹偶然把接收器用暗箱罩上,结果发现接受电极间的火花变短了。赫兹工作非常认真, 用各种材料放在两套电极之间,证明这种作用既非电磁的屏蔽作用,也不是可见光的照射,而是紫外线的作用。当紫外线照在负电极上时,效果最为明显,说明负电极更易于放电。

  1. 揭示光电效应的机制

赫兹的论文《紫外线对放电的影响》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反响。1888 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克斯(Wilhelm Hallwachs),意大利的里奇

(Augusto Righi)和俄国的斯托列托夫(А.Г.СтоΛетов) 几乎同时作了新的研究。图 7-l 是斯托列托夫的实验装置原理图。在金属极板 C 前几毫米远处,安放一金属网,极板 C 与金属网分别接于电池 B 的两端,使 C 带负电。用检流计 G 测量电流,弧光从 A 照向极板 C,检流计指示有电流,将电池极性对换,使 C 极电位为正,则检流计不指示电流。显然,这个实验表明负电极在光照射下(特别是紫外线照射下), 会放出带负电的粒子,形成电流。1889 年,爱耳斯特(J.Elster)和盖特尔(H.F.Geitel)进一步指出,有些金属(如钾、钠、锌、铝等)不但对强弧光有光电效应,对普通太阳光也有同样效应,而另一些金属(如锡、铜、铁)则没有。对于锌板,要加+2.5 伏电压,才能在光照之下保持绝缘。

■图 7-1 斯托列托夫的实验原理图

1899 年,J.J.汤姆生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测光电流的荷质比。他用

锌板作光阴极,阳极与之平行,相距约 1 厘米。紫外光照射在锌板上, 从锌板发射出来的光电粒子经电场加速,向正极运动。整个装置处于磁场 H 之中,如图 7-2。在磁场的作用下,光电粒子作圆弧运动。只要磁场足够强,总可以使这些粒子返回阴极,于是极间电流乃降至零。J.J.汤姆生根据电压、磁场和极间距离,计算得光电粒子的荷质比 e/m 与阴极射线的荷质比相近,都是 1011 库仑/千克的数量级。这就肯定光电流和阴

① H.Hertz,ElectricWaves,MacMillan,1900p.63.

极射线实质相同,都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这才搞清楚,原来光电效应就是由于光、特别是紫外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使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获得更大的动能,因而从金属表面逃逸到空间的一种现象。不过,这只是一种定性解释。要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建立定量的光电效应理论,却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特别是 1900 年勒纳德的新发现使物理学家感到十分迷惑。

■图 7-2J.J.汤姆生测光电流的荷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