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几种骨折的处理方法
头部骨折:当强大的暴力打击在头部,发生骨折时,常伴有颅内出血、脑组织的损伤,所以病人多有昏迷、耳鼻出血等症状。
凡头部遭受巨大打击,怀疑有骨折以及脑组织损伤时,都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对头部骨折一般无须特殊固定,主要是保持局部的安定。要让病人安静躺下,头部可稍稍垫高,不要随便乱加搬动,在转运病人时,为避免震动, 可在头部两侧放上沙袋或两个大而硬的枕头,将病人的头部固定住,以免途中颠簸摇动而加重骨折、损伤组织。
肋骨骨折:胸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的打击,或强大力量的挤压,如车祸等意外事故时,容易发生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常常为多发性,伤处有明显的疼痛。若骨折刺伤了胸膜、肺脏,病人还有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对一般肋骨骨折不必过于紧张,可用宽布带子将断骨固定。方法是:在病人深呼气结束、胸围缩小时,用宽布带缠绕断骨处胸部,使其减少呼吸运动,将断肋固定。
病人若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多系合并血气胸,应及早送医院处理。
锁骨骨折:锁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常发生于年幼儿童摔跤时用手掌撑地或肩关节着地。单纯的锁骨骨折,一般不造成严重后果;直接暴力引起锁骨骨折,偶尔可并发血管、神经损伤。
锁骨骨折后局部肿痛,肩部活动受到明显限制,伤侧的手无法伸过肩去摸到另一侧的肩,伤侧的上肢下垂不敢上抬。
处理方法是让病人取坐位,双手插腰,救护人站其背后,可用一侧膝关节顶住脊柱,两手牵拉双肩向后上方,同时嘱病人挺胸,两肩尽力后仰。然后用绷带沿两侧肩、腋下和背部作前后横
字形固定。为加强绷带的固定作用,可于背后放一“丁”字形夹板,将绷带绕行固定在两侧夹板上,一般经三、四周可取下夹板。如直接暴力致锁骨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需送医院处理。
肱骨骨折:固定肱骨骨折时,一人握住病人患肢前臂,轻轻地将患肢屈
肘,肘关节向里弯,并向其下外方拉;另一人拿夹板固定。固定方法是,一块夹板放在臂的内侧,上端顶到腋窝,下端伸过肘窝;另一块夹板放在臂的外侧,夹板长度上端伸过肩外,下端也应伸至肘外,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 并用悬臂带吊起上肢。
如现场既找不到夹板又无相应东西可代替平板时,也可使患肢取出肘位,紧贴胸部腋侧,就用病人自己的胸部躯体当夹板,用布带子将患肢缠绕于胸部,也能起到固定断骨的作
前臂骨骨折:一人握住患肢屈肘成九十度角,拇指向上;另一人拿夹板固定。方法是:将一块夹板放于前臂内侧,一端要超过手心,另一端超过肘关节少许;另一块夹板放在前臂外侧,长度加上。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并用悬臂带吊起。
大腿骨折:一人站在病人足端,握住伤肢足后跟,轻轻地向外牵引;另一人此时按住其骨盆部;再一人把一夹板放在大腿外侧,上从腋窝处,下过脚跟少许;另一块夹板放在大腿内侧,上自大腿根开始,下过脚跟少许,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绷带将夹板固定。
如无夹板,也可将伤肢固定在健肢上,即将伤肢与健肢平直地用带子固定住。
小腿骨折:固定的原则、方法与大腿骨折相同,只是选用的夹板较短, 其长度超过膝关节至脚跟即可。如无夹板,也可用对侧健肢当“夹板”,将两小腿并排用带子缠绕在一起。
脊椎骨骨折:脊椎骨骨折多由于间接暴力所致,如儿童从高处跳下摔伤, 往往不是单个椎骨的损伤。多见的脊椎骨折,发生在活动范围较大的第五、第六个颈椎骨,第十二胸椎骨和第一腰椎骨。脊椎骨折的严重性在于发生后, 现场处理稍一不慎,即可引起严重后果。如搀扶病人走动,或抱着病人,或让病人躺在软担架上,这一些看来无可非议的动作,却使得折断的脊椎骨刺伤脊髓,引起截瘫,造成终生不幸!
凡脊椎骨折或怀疑有脊椎骨折时,应严禁病人走路,弯腰等任何活动, 也不准搀扶、抱持病人,可找一门板,或其他木板担架,数人动作一致地将病人轻轻地抬到木板担架上;也可将担架放在病人身旁,轻轻地,保持局部安稳的情况下,侧身移滚至担架上。然后用宽带将病人固定在担架上,以免颠动。然后平稳地转运,以保持脊柱部安稳,并及时送医院检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