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密切关系。中、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各种习惯易养成,也易改变。要使学生养成以下的数学学习习惯:
-
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习的依据。一个知识的出现,一个定义性质的形成,一个法则公式的归纳,一个例题的讲解,分析和解答的过程,还有文字的叙述,图解,注释等等,均由课本传递给学生,要重视课本的阅读。
-
专心听讲的习惯。在校要专心听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在家要认真听家长的辅导。
-
认真审题的习惯。
-
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
-
善于求异和质疑问题的习惯。
①独立地思考,自己善于从书中,演示中或分析自己的错误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不畏困难,积极思考。
②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到底,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③在解题讨论或研究问题时,能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墨守成规,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寻求出创造性的解题方法。
④纠正懒于思考或单纯靠记忆、模仿、照搬等不良习惯。6.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
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
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
-
选择简捷合理算法的习惯。
-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上一篇:十四、怎样记忆历史年代
下一篇:十六、如何掌握中国地理知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