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便有效的外伤止血法

生性好动的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发生外伤出血的事儿是常见

的。小量外伤出血不会引起多大危险,但遇到动脉血管尤其是大的动脉血管出血,如不及时止血,就会危及生命。

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类。所以外伤出血也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类。

动脉血管由于本身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出血似泉涌,有搏动性,大动脉出血是喷射状,血液鲜红色,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出血。静脉出血由于血管内压力很低,所以血液徐徐均匀地流出,是紫红色;大静脉出血,往往随呼吸而断断续续,吸气时流出较缓,呼气时流出较快,静脉出血的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毛细血管是很微小的血管,出血时,血液象水珠样流出,常能自己凝固止血,故危险性小。

外伤出血的血液外流,也就是外出血,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外伤引起的内出血,是体内血管破裂,所以血虽未外流,但病儿亦有失血的症状。失血量多时,病儿出现的相应症状是: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呼吸急迫、心慌气短,脉搏细而弱,甚至摸不到,血压也急剧下降。

在现场如何来止住出血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普通止血法:普通较小伤口的外伤出血,可用生理盐水(用九克盐加冷开水一千毫升配成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涂上红汞药水,盖上消毒纱布块, 用绷带或其他布类带子较紧地包扎局部,以不出血为度。

如头部或其他毛发较多的部位受伤,应先剃去毛发,清洗,消毒局部, 再按上法包扎。

对于一般伤口的出血,这种方法效果较好,也简便易行。

指压止血法:身体某些部位的动脉出血,出血量大,如能熟悉止血部位, 作为紧急情况下临时止血,可采用指压止血法。其方法是,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使得血管被压闭住以断血流。

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角,面部的大出血,往往需要两侧都压住才能止血。若伤在颊部、唇部,则可将拇指伸入其口内,与其余四指紧捏面颊, 压迫伤口下方的动脉干。

颞部出血:该部俗称“太阳穴”。用拇指在耳朵前面对着下颌关节上用力压住,可将颞动脉压住。

腋窝、肩部出血:在锁骨上凹处向下、向后摸到跳动处,即锁骨下动脉, 用大拇指压住。

前臂出血:在肘窝处可以摸到跳动处,用拇指压迫住肘窝动脉;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压迫住肱动脉,也能止住前臂出血。

手掌、手背的出血:在腕关节内,即摸脉搏动的地方,压住跳动的桡动脉即可止血。

大腿出血:屈起伤大腿,在大腿根腹股沟中点处可摸到股动脉紧紧压住, 由于股动脉压力极高,故常需另一手之拇指重压于上。

脚部出血:在踝关节下侧、足背跳动的地方用手指紧紧压住即可。

加压绷扎止血法:伤口较大,出血很多,用普通止血法未能奏效时可用本法。用消毒的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直接放在伤口上,紧紧绷扎以达到止血目的。另外,加垫可用在肢体的弯曲处,如肘腐、腘窝处,然后用绷带把肢体弯曲起来,使用“8”字形绷带缠起。

当头部受伤时,可用环形垫加压绷扎,即用棉花作成环形,拿绷带绕好, 放在伤口正中心,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缠,这在头部伤口有骨折或异物时

可采用。

在万不得已时,还可应用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