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发生骨折的症状及处理原则
骨折分为分枝骨折裂开(如柳枝折而不断)和折断两类。即按照外伤造成的后果,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两类。闭合性骨折,是骨折处的皮肤没有损伤,折断的骨头不外露,又叫做单纯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折断的骨头刺伤了局部的肌肉、皮肤,断骨露在外面,又叫复杂骨折。
发生骨折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尽管不同的骨骼有不同的作用, 但一般有下述共同的症状:病人有不剧烈的疼痛和局部明确的压痛。因为骨折后,断骨将其周围组织的血管、神经刺伤,血管破裂出血又压迫周围组织, 所以刚刚发生骨折时疼痛最著,活动时疼痛加剧,挤压局部时疼痛最为明显; 当下肢骨折时,不能走路;指骨骨折时,不能执笔握筷;因为骨折后,原来附着的肌肉失去了平衡,加上组织肿胀,所以局部会出现畸形。
发生骨折后应该怎么办呢?基本原则是使断骨不再刺伤周围组织,使骨折不再加重,这在医学上叫做“固定骨折”。
当然,在固定骨折前,不要忘了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因为足以造成坚硬骨头的断裂,这个外界的暴力实在是不能小看的,这时要沉着地观察,
这个暴力是否还引起了其他严重的损害呢?病人是否发生了休克、昏迷呢? 对失去知觉的病人,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有外伤大出血时,要迅速止血,千万不能顾此失彼。然后对局部断骨进行检查、处理,当不能确证是否发生骨折时,不要贸然检查,以免反而加重伤情。故怀疑骨折时,均应按骨折的处理原则进行。
对断骨的处理原则有几下几点:
-
限制断骨活动,用夹板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就地取材,选用木棒、竹板、竹片、手杖、硬纸板等代用物当夹板。上夹板前,在夹板接触的肢体上,要垫一层棉化或布类;捆绑夹板时,应将断骨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上肢要屈肘弯着固定,下肢要直着固定。四肢固定时要露出指、趾尖,这样便于观察血液循环。如出现指、趾苍白、发凉、麻木、青紫等现象时,说明夹板绑得太紧,应放松绷带,重新固定。
-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在用夹板固定前,局部要作清洁处理,用消毒液把伤口清洗干净,盖上纱布,然后再用夹板固定。已经露在外面的断骨不要再进去。
经过上述处理后,要迅速将病人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