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改实验成果的模型化及其方法

  1. 模型化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中小学外语教师与教学研究人员一道,为提高教学质量,通力合作,运用实验这一科学研究方法,对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推出了不少有鲜明特色的外语教学新方法,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因此,总结、利用、推广十余年来教改实验的成果便成了首要任务。

教改实验的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在中国现有条件下运用实验法研究外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②众多经实验验证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外语教学方法。

本处所指成果即第二方面。面对众多的外语教改实验,以什么样的方式加以总结、研究才能实现其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呢?即既能对理论工作者发展适合我国的外语教学法体系有益,又能对更多的中小学教师选择运用这些成果于自己的教学之中有所帮助呢?

四川外语学院赵勇老师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当前比较流行的作法是从众多实验成功的方法中寻求共同遵循或使用的原则与方法。这种寻求共性的作法能从一定的高度对大量的经实验验证的方法加以概括性的总结,从而找出各实验共同的成功之道,对设计新的方法确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这种总结方法也有颇多不足之处:

首先,历时十几年的外语教改实验成果的作用绝不仅仅在于为设计新的方法作铺垫。因为很多实验所使用的方法本身就是非常成功的方法。如果忽视这些方法本身的教学价值,那将是对广大实验者劳动和这笔宝贵财富的浪费,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十几年来,国内已开展的教改实验多彩纷呈,推出的新方法也各具特点。如果为了寻求“共性”而以几条原则或作法来概括,难免导致一些有特色的方法被排除在“共性”之外。

再次,抽象出来的“共性”往往以高度概括的理论性原则出现,许多中学教师常常难解其意,无法加以运用。这正如一些教学法教材所列的教学原则一样,只有理论工作者或原则制定人才能了解其真正含义。

对此,也许有人会认为,各教改实验报告已对各自的方法进行了描述, 其“个性”已得到充分展现,具体方法也有所体现。因而不必再费力气,多此一举了。但稍稍翻阅一下已发表的实验报告便会发现上述想法与事实不 符。事实是,很多实验报告对自己方法的描写是不系统、不全面的。多数实

验总结拘于汇报成绩,谈体会,或阐释理论,具体方法只以举例的方式呈现。要么失于繁琐的几条措施,要么失于简单的几条原则。致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都不能了解其全貌。

有鉴于此,有必要用模型化方法对教改实验的成果进行总结。即首先建立一个描写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对各个方法进行描述,最后得出一套完

整的有关各个方法的理论基础、使用范围、操作行为的措施性的模型。这个模式能反映一个教学方法的全部特征,而且简单明了,易于推广、应用。

模型化方法起源于自然科学,近年来开始用于社会科学之中,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模型化方法在外语教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如在 60 年代,Anthony 曾以路子(approach)、方法(method)和技巧

(technique)的三层次模型来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流派; Mackey 也建立过一个四级过程模型来研究教材;到了 80 年代, Richards 和 Rogers 又以一个改造了的三层次(路子 approach、设计 design、过程 procedure)模型为框架来对比分析研究历史上教学法的各大流派,著成 Approach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一书。

模型化方法的优点在于,只要建立的模型合理,便能对客体(在此是教改实验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描述。依据这种描述,理论工作者能很容易对比观察出各种方法间的异同,而又不至于忽视一些方法的特殊之处,从而能计量出各种方法的共同之处,预测理论发展的方向,提出新的理论。实际工作者也可以很轻松地将整套模型化了的操作程序运用于教学之中,因为它对方法的各种特征的描述是具体的、外显的、易于摹仿的。